第133章 士人初心(1/2)
“老师,你觉得这件东西弟子是接受还是送回去呢?”萧和说完,便望着那卷包装精美的答卷,忧心忡忡的问道。这时,听罢他描述的庞籍却似乎并不在意,只见他当着萧和的面,将青色的布匹打开,随手拿出一份誊抄好的考卷出来道:“这片策论倒是颇有见地,只是这词赋脂粉气太重,当不得佳作!”
见自己的顾虑完全被无视,萧和顿时有些奇怪。正欲发问的时候,只见庞籍放下手中的答卷,缓缓说道:“此事你大可放心,这历年会试来考生的答卷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每年礼部都会让人将三鼎甲的答卷公布于众以便众人习学。只是想不到这一会汝南王居然一口气送了你前十名考生的答卷。虽说不是什么大事,倒是也让你欠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人情呐!”
“老师明断,弟子正是担心这个,故此十分犹豫。”萧和眉头紧锁的说道。这时,庞籍说道:“此事不用担心,老夫找个机会将此时透露给官家,免你后顾之忧倒也不是难事。”说罢,再度从一中答卷之中抽出另一份,摇头晃脑的默读起来。而见庞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萧和便也不再顾虑什么。
待到庞籍读罢那份答卷之后,便将其收好,带回了自己的书房之中。老实说,这还是萧和第一次接触到通过会试考生们的答卷。既然这份来自汝南王的“大礼”不会造成什么麻烦,那自己一定要好好研读一番才是。
大宋的进士科会试同发解试内容基本相同,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十帖,对或墨义十条。对于像帖经墨义这样的主观题,萧和都是一掠而过。毕竟对于过目不忘的他来说,这些照本宣科的内容完全难不倒他。
至于诗和赋,虽然历来都是会试的重点,但只要注意贴题、用韵、对仗便可,在此基础上辞藻华丽,就算是上等了。毕竟考场之上也很难写出佳作来。而这恰恰也是萧和最不擅长的地方。虽然不能大意,但是经过当初司马光的的一番魔鬼训练,萧和也自忖不会犯错,至少高过平均水平却是不难。
而对于所谓的“论”,就是考官给出一段经典,你来阐发一番议论。因为这个见仁见智,难以评判高下,所以不太受重视。只要不是太离经叛道便可。
所以,萧和关注的焦点,便集中到了历来都不被人看好的那五篇策论之上。因为,从参加发解试的时候便传出了这一科朝廷有意提高策论在评判答卷之中的权重。当然,也有不少人对此十分不解。一帮什么也没见识过的学生妄论国政,只能贻笑大方。但是,萧和却认为,这恰恰是自己最为擅长的地方。
“这些骈文倒是十分不错,自是可惜流于形式,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萧和看完了几篇策论之后,不禁摇头道。他知道,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反对西昆体,但是时文仍然是以西昆骈文为主。至于那怪诞诋讪,流荡猥琐,直以断散拙鄙为高的太学体,此时还远远未成气候。
不过,相对于太学体,这西昆骈文至少赏心悦目。萧和打定了主意,自己还是以上一回发解试中那种偏向古风的文体来做策论。相信定然能够让主考聂冠卿眼前一亮。而此时,聂冠卿却已经被赵祯亲自召入宫中。面对这位老态龙钟却精神矍铄的老臣,赵祯不觉有些愧疚。
赵祯知道这位老臣的遭遇,自己的父皇真宗皇帝,当年因为他在所校勘的《十代兴亡论》中被人揭发隐射朝政而被真宗皇帝落职。其实,真相却是北方文人士子不满聂冠卿这样一个南方文人,竟然在书中直述北方文人面对自五代以来的“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乱象时持禄混世、丝毫没有文人操守的丑态。所以才会罗织罪名,欲将聂冠卿这个南方文人轰出朝堂。
而真宗皇帝为了平息众怒,只能将聂冠卿落职外放。但鉴于当时朝堂之上北重南轻的事实,如此的处置已经是真宗皇帝所能给与聂冠卿的最大保护了。其实,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