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章 阴云密布(2/3)

当如何呢?”郭劝神情凝重地对郭蓉蓉说道。

“父亲······”郭蓉蓉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方才对父亲的一丝责怪。因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眼前的这个老人还在为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女儿着想。想到这些,她的眼圈不禁微红。

“好了,都长成大姑娘了,还这么爱哭鼻子。”郭劝见女儿如此模样,笑着说道。接着,他又交代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家。因为在衙署之中,同样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情。正当他前往衙署的路上时,一个衙役模样的人正匆匆而来。看起来,正是为了寻找郭劝。见到他迎面而来,连忙侍立一旁。

“来人在哪?”郭劝并未停下脚步,径直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

“李大人已经将来人秘密关押起来了,连带着同来的金明寨的军士也都暂时安排在城内。在事情调查清楚前,不让他们出城。”衙役小声说道,一脸的凝重。看起来,这件事情实在是非同小可。而听完他的话,郭劝那略显老迈的脸上总算是浮现出一丝踏实,只不过脚下的步子却始终没有慢下来。于是,二人便向着不远的延州衙署而去。

正当郭劝急忙赶回衙署处理重要事件的时候,此时的萧和,正站在城楼向西北方望去。只见不远处沟壑之中,一个个牧民正赶着自己的牛羊在谷底的绿地之上觅食。只见他们全都头发披散,不像自己一般的汉人打扮。顿时记起了当日追杀自己的那些人正是此种打扮,便明白了这些人正是西夏的牧民。至于为何西夏的牧民会来到这延州城外放牧,萧和却并不感到奇怪。

原来,当时的宋朝与西夏之间的边界,并不像萧和千年之后生活的现代国家一般,有一条清楚明白的边界线。此时所谓边界其实是由分别隶属于两方的各个居民聚居群落自然形成的。两方边界间,汉人同西夏、吐蕃等民众杂居,并且形成村庄或者村落。而这些村庄和部落有的归附宋朝,有的归附西夏。凡是归附宋朝的村庄和部落,都有固定的行政单位。小些的称为寨,大些的称为城,再大一点儿的称为军。而归附西夏的则按其原部落的名称给个什么“防御使”、“大王”之类具有西夏风格的名号作为管理者。所以,在这时的宋夏边界间,实际上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错的状态,西夏的游牧部落可能已深入大宋境内放牧,而大宋的“寨”和“城”也可能深入到西夏地境内。

而这些牧民,基本都是来自西北不远处的金明寨,也就是上次萧和差点送命的一个地方。不过这时看来,似乎一切都很平静,也见不到在延州城周围肆意打劫的西夏兵卒。不过,萧和却是知道,这一切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在他那不算太差的历史记忆之中,宋夏之间的第一次大战,已然在悄悄的酝酿之中了。只不过,现在的萧和,还没有考虑好自己是否要加入到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凭我一人扭转战局,似乎太异想天开了吧。”面对自己内心不断涌动的渴望,萧和有些自嘲的自言自语道。而此时,一对在城头巡防的军士遇到了似乎正在望着远处发呆的萧和,便停下来同他打起了招呼。毕竟在普通士卒的眼中,如此年轻的效用还是让他们十分佩服的。而且,脸上刺了字的厢兵自然也无法同脸上不必刺字的效用相提并论。只不过,萧和却并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若不是有这些当时人口中的“贼配军”的浴血奋战,大宋不知道早已灭亡了多少次了。

于是,萧和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自己的这些同袍冷眼相待,而是同样微笑着打着招呼。而这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躁动和惊叫声。三人连忙查看,发现城墙之外不远处,一个身作宋军服饰的人骑着马,正在被大约百人的西夏骑兵追杀。他的后背之上正背着一个招文袋,右边肩膀之上赫然插着一支羽箭。而身后的西夏兵却依然是穷追不舍。丝毫不在意对方已经接近了延州州城之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