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全力以赴(1/2)
而在庞府中大有收获的韩范二人,却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沙盘与反切字验这两桩大事,第二天便由他二人上达天听。赵祯在两位能臣略显兴奋的口气之中,也大致明白了这两样东西的重要之处。尤其是反切字验之法,让大宋方面的军情传递终于有了一种可靠的手段。赵祯虽不通兵事,但是这一点倒也十分明白。
“两位卿家,如此妙法是何人所想,当真是匪夷所思!”赵祯在听完韩范二人的陈奏之后,十分好奇的询问道。要知道当时的朝堂之上,对待一些具体的问题往往充斥着文人士大夫的夸夸其谈。却几乎没有人能说出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而且总是说出一些正确的废话。就比如当赵祯当朝问及如何避免西夏人探知大宋军队动向的时候,总有一些大臣会站出来说注意军情保密,严防敌人探马斥候等诸如此类的话。甚至还有人提醒赵祯不必担心这种“小事”。大宋大军一到,自然能够摧枯拉朽。真正应该当心的却是要时刻注意前方领军武人们的动向,以防他们拥兵自重之类的话。
其实,赵祯虽然对朝堂之上如此形而上学且不切实际的议论感到无力,却也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宋自开国以来便沿袭重文抑武的国策,这在精于用兵之道的太祖皇帝手中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军中大权在握的皇帝在外领军东征西讨,而将一干国事民情交付朝中的文臣们处理。但是到了太宗皇帝的时候,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想到这里,赵祯身体不禁微微一颤,不敢再想下去。总之,现在的朝廷以谈论研究兵事为耻。却又时时刻刻防备着在外领军抗敌的武人。到了最后,武人将军们打了败仗固然被朝中的文臣们口诛笔伐恶语相向,即便是最后打了胜仗,也会让文臣们侧目而视,甚至不惜构陷罗织罪名,将武人彻底排除在朝堂之外。
“陛下?陛下?”正当赵祯在心中暗自盘算这些时,韩琦悄声问道。
“啊?哦,两位卿家莫怪,朕方才出了神。”赵祯这才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略显歉意的说道。
“陛下,这沙盘与反切字验之法,正是庞醇之大人的小弟子萧和所献!”范仲淹平静的说道,内心之中却是无比叹息:前有司马君实,后又收了个萧二郎,为何我范某就收不到一个如此出色的弟子呢?
“我当是谁能有如此奇思妙想,原来是他!”赵祯仿佛恍然大悟一般,语气之中甚是得意。看起来,他对萧和能想出如此主意并不意外。于是,赵祯便将那一日自己同萧和的偶遇告诉了韩范二人。
“看来,这个萧二郎还真是杂学旁收呢!”范仲淹与韩琦二人不禁笑道。于是,赵祯在交代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后,韩范二人便起身告辞。这时,赵祯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说道:“西北边地便托付二位卿家了!”
而范仲淹与韩琦二人则是郑重的躬身拜谢,韩琦则颇为遗憾的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鞠躬尽瘁!不过,十几日后的藉田大典我同范大人便无法为陛下效劳了!”赵祯听罢,毫不在意的说道:“无妨,这藉田每年都会有,朕下次定当让二位卿家到场!”话毕,韩范二人就此出宫,只留下垂拱殿之中的赵祯兀自出神。
“但愿他二人能让西北乱局尽快安定下来吧······”
另一边,萧和则在为自己挖的坑暗自发愁。不过,既然自己要去参加科举,总得搞清楚大宋朝的科举具体都考些啥内容吧。虽然萧和知道诗赋,经义,论,策这四项是进士科必考的,但究竟里头有些什么门道,对于他这个千年后穿越回来的愣头青自然是一头雾水。不过,好在他有一个进士及第的师父庞籍。
“我大宋科举轻诗赋而重经义、策论,不过却并不是说诗赋不重要。你小子的策论当是没有问题,不过诗赋水准却是不堪入目。”庞籍毫不客气的说道,显然还在为萧和当初讲解反切字验之法时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