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线索的位置(1/2)
北美洲,联盟势力区外,无国籍人民城市,新瓦哈卡。
上一次探索“第一个线索”时是在凌晨,而这一次,依旧是在凌晨。
桑夫人当年与将她从“C13”中救出并相识的桑先生来到了当时的旧瓦哈卡市,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那时旧墨西哥正因为2083年的南美核弹危机而有不少战争难民涌入,旧瓦哈卡就是其中一处变得“热闹”起来的城市。
还刚相识的桑先生与桑夫人就是在那座政权官方医院下的一处地下空间内居住的,通常来说,医院这种设施的每一处房间都是有用的,不会用来住人,除非是病房区域。但当时涌入的战争难民太多了,本地遭受战争涂炭的人也不少,所以这座医院很适时地将除治疗设备摆放区域以外空间都让给了无家可归的人们。如果是21世纪初期的那种医院是绝对难以实现这个方案的,但21世纪后期则可以办到,“医院”这种地方是为“一体式智能医疗设备”提供能源、维护、参数调整等条件的一种“场所”,医院内绝大多数空间都是用来摆放设备的(如更先进的类似“延续者”的设备)。所以,将摆放设备的空间压缩,将设备们集中起来就可以腾出一部分非必要的设施空间,留给更多人去居住。
这里要提一下,生活在21世纪后期的人如果受伤、染疾,只需要一台“一体式智能医疗设备”并且躺进去,就可以实现从诊断到治疗的过程,离开“设备”的时候就是康复了的时候。“康复休养”这种过程完全可以让患者回到自己的住处进行,从“设备”中走出的人都是无大碍的人。所以,甚至个人只要拥有一台功能和技术足够的“设备”摆在家里,就根本用不着去医院。只是因为每台“设备”都极为昂贵无法被至少85%的人类之经济条件所承受,而“设备”还需要不小的能源持续供应以及医生(同样也是工程师)对“设备”进行周期性调整、维护、更新和补充所需药物,才会有提供这些条件的医院一直存在着,那时的医院就是一个“设备”的条件提供场所。
桑先生与桑夫人当年就是住在一处本来就没什么人愿意住的地方,医院的地下停尸房。
别看停尸房住人会很不适,虽然尸体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被运进来了也不用和尸体同眠,但依旧有部分只要是房子就愿意住的人争相“抢购”。不过,这处停尸房在医院开放可居住策略后就被一名颇有财力的当地商人买了下来,是“买”而不是“租”,如果不是这名当地商人给医院提供了不小的帮助的话,医院是不会让“便民策略”腾出的空间被买下而不是被难民租下的。
那名买下停尸房的当地商人是桑先生的友人,这一点是二人抵达旧时的瓦哈卡后,桑先生告诉桑夫人的。
总之,二人就这么在停尸房中居住了一段时间,而停尸房是那座医院地下设施中最深的一层。按照桑夫人对冯岳所形容的话来说,“‘打击’后的重建或修复活动应该很大几率不会毁掉深入地下的停尸房,只可能是被人占用了或者被掩埋了。”。
……
“长官,我们难道要挖进去么?”
站在博物馆门前的凌晨无人小路上,艾伦少尉是这么问冯岳的。
当年的医院被“文化打击”破坏而难以修复后,新瓦哈卡建成过程中的市民们将医院推平了,重建了一座博物馆。
“新瓦哈卡纪念馆”是这里的名称,当初选择在人多需求多的年代建这种建筑的原因就是,市民们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的过程能被记录并保存下来,当作一段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和激励大众的里程碑。市民们一致通过了这个主张,在“寸土寸金”的新瓦哈卡雏形城市中为博物馆腾出了一块地方。
“当然不用,如果真的拿来工具去偷偷挖下去,挖到联盟垮台都不一定能挖到,那可是地下10层的深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