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皆付我(1/2)
洞庭湖的蚊子多的可怕,因此哪怕白天,船上也不得不点着火把。
李登科已经在洞庭湖上漂了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他一直避而不战,躲在大泽里和李道一拼着消耗。
道藏的命令已经到了自己手里整整二十八天,李登科却丝毫没有行动,李道一派来的接头人被他好生养着,但李道一的要求,他却无法满足。
他手里是启元皇帝最大的一副牌,六万人的水军和狼兵也是大晋最精锐的水军与战士。
就这么让他们白白送死,李登科下不去手。那是六万人,他们的鲜血能染红整个洞庭湖。
道藏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听,这关系到自己家族的荣誉,令李家的荣光在自己脸上蒙羞,他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不能不听,但又不能听,因此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或许叫谈判,也许叫妥协,双方各让一步。
李道一的部队可以去安顿后方,吐蕃或者司马煜,李登科不会动手,但李道一想要吃掉自己的部队,仅凭五万人,没有专业的船舶器械,没有正儿八经的水军,无疑是异想天开。
因此如果自己不配合,李道一便无法拿下自己,主动权在自己手里,那么李道一便得尊重自己的声音。
李登科不愿让六万精锐白白送死,也不愿看着李家输去,因此他只能漂在洞庭湖上,这里太大了,一直找不到有心躲避的李道一残部,也是说的过去的。
他不知道的是,半个月前,李道一就已经果断上路了。
一周前,李道一已经兵临巴陵,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司马煜这只纸老虎变成了小花猫。
八旗军一战既溃,司马煜在陇西陈魁的帮助下向着西北地区逃窜,而早早做了内应的刘彪则绑了其它几只没有来得及退走的将领,向着李道一邀功。
却原来,这厮是光武皇帝司马延派进司马煜内部的细作,为的就是先养肥司马煜,然后内部击破,一战功成。
此役杀灭司马煜部不足万余,其余人早早挂起白旗,做了降军。
也难得司马煜有两只死忠之师,可惜这些将士遇人不淑,白白为司马煜这厮送了性命。
司马煜六万八旗军,以及后来编训的两万新兵,只有不足万余被司马煜带走,其余七万之众,逃窜的,战死的,共计两万多人,整整五万大军投降,可谓滑稽。
声势浩大的唐王靖难部队现在已经全部资敌,而唐王司马煜也不得不远走陇西,寻求游牧民族的庇护,却也不知是否还有重回中原的那天。
时间来到六月底,整合了司马煜的部队,裹挟着十万之众的李道一开始收拾吐蕃了。
而这时的吐蕃已经进犯到了整个蜀郡,甚至有的部落已经沿江而下,直奔巴郡,要与李道一一决雌雄。
双方在阆中进行了第一次接触,大约是一百吐蕃对垒两百余夷州军,结果夷州军惨胜,战损极高。
吐蕃的战力被李道一进行了重新计算,结果令他后怕。
吐蕃这次出兵数目李道一知道个大概,约莫两万余众,带着两千头牦牛,藏刀以及皮革甲器数不胜数。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打掉全部吐蕃人,需要损失至少五万兵马,若不是有新兵补充,此战过后,将再无夷州军。
李道一暗自庆幸,自己先打司马煜是正确的。
前线的战报以飞快的速度传回京城。
司马煜的败逃令启元皇帝气的猛拍桌子。
自己也有两个儿子,一文一武,文的还好,那武的怎么就和司马昭差了那么多!
吐蕃与李道一在阆中僵持下来,他们都不敢打,双方都很清楚,这样打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吐蕃将再无力守住蜀郡,而青城军也将失去与启元皇帝周旋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