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红旗半卷出辕门(1/4)
我在1937年16日清晨率领西北野战军淞沪前进指挥部赶到了南京,这是一个精干的指挥部,我亲自担任总指挥,这是抗日第一战,而且是空炮步坦联合作战,并且涉及到与第九集团军、第十八军等黄埔系中央军的配合问题,我没法儿放手给别人指挥,更重要的是,第三战区名义上的总司令这时候是冯玉祥,但是常凯申才是实际指挥人,这位老兄一向爱越级指挥,我怕换个别人就被他瞎使唤了,历史上老常在淞沪会战中填进去几十个师,有的师几个小时就全部伤亡掉了,淞沪会战空前惨烈,冯玉祥后来回忆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我的兵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常的败家习惯我可受不了。
另外,我还得跟他算账呢,这战争打的就是钱,比如此次淞沪会战,西野东进纵队由一个步兵师(加强到2个山炮营)、三个*炮团、一个工兵团、两个坦克连、还有一个汽车运输大队。光150毫米*炮弹一项,就准备了21600发 ,折合市场价格216万美元(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元),山炮弹准备了28800发,折合市场价格864000美元,而最便宜不起眼儿的步机枪子弹,准备了200万发,这也价值5万美元。至于陆军航空兵的战费更是天价了,不说西北鹰战机一架购买价格四万五千美元,如果发生战损损失奇重,就说航空汽油、飞机零配件、弹药等的费用,也是天价。
西北野战军目前的作战区域都是在西北境外作战,所有费用中央义不容辞地要负担,这个战前常凯申、何应钦、孔祥熙等都是同意的,具体的由西北军政长官署有关部门与军政部、财政部等协商。为了这个,从八月初就有来自西北的一个工作组在南京跟各部扯皮,这就牵扯很多细节,比如西野不能要求特殊待遇,这意味着伙食、服装上面的标准和各地部队是平齐的,众所周知,西野是吃得好穿得好的,那么比标准多余出来的花费,就得西北军政长官署自己想办法了,得做出预算,交给西北国民参政会审批。
这是很操蛋的一件事儿,因为按照常凯申的军政部那套,根本无法培养合格的部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个二旅六团制的乙种师一个月经费规定23万6000大洋。这里面主要是薪饷和服装,另外含有办公、擦洗、马蹄铁、医药、柴炭等。九一八以后,所有人发国难薪,这点儿费用被克扣到20万大洋。如果你是杂牌师,对不起,你得实行包干制,也就是一个月十万大洋。为什么说这笔钱根本无法培养可战之兵呢?别的不赘述了,就说说训练费用吧。一个步兵最基本的训练是射击,西野一个步兵师配备步枪4657支,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则为1800发。西野也一样,这样仅仅是步枪手每年就要打掉约840万发子弹进行训练,仅此一项就是21800现大洋!至于机枪手、*手的实弹射击训练费用,就不一一计算了。最恐怖的是炮兵,一发150毫米*炮弹如果是德国进口货,要70美元,酒泉产的也不会低于50美元。
因此,常凯申军政部那点儿经费根本只能给部队吃饭穿衣发薪水,根本不可能作严格的军事训练。更何况,他的部队里吃空额是公开的秘密,三流部队60%都是空额,即使是中央军嫡系,也有二成的水分。这样的师,由于装备人员不齐、训练极差,在抗战中无法对抗日军一个大队。
西野的步兵师从来都是全训的,对堑壕坑道战、山地作战、城市攻坚战、野战攻坚、村落攻坚还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和安排,这次淞沪会战拉动136师的一个原因,就是该师在1937年度的城市攻坚训练中成绩突出,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