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汉家能用武 元戎号令严(4/5)

卫战,我军为向国人交待,只作轻微抵抗,将主力撤至南京,深沟高垒,由沉着之将领指挥,敌人的海空军不能放肆,如此以守上海之精神守南京,虽南京终久必失,但抗战效果一定较大,敌人之损失也更大。”

先是张发奎和张治中,后来又有白崇禧和刘斐,都向常凯申提出不同意见;李宗仁也向常凯申进言,但都遭到拒绝。张发奎回忆道:“最高统帅部否定了这个建议,他(常凯申)的意见以为上海是军事必争之地,应不惜一切来确保这个地区。”

但常凯申认为,“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

正是常凯申的这一误判,在淞沪战役的中期和后期没有贯彻“持久消耗”的原则,没有适时调整部署,保存有生力量,而是在敌陆海空军便于协同作战、重兵器极易发挥威力的上海近郊一片平原地带,进行旷日持久的阵地防御战,与敌军拼消耗,以致遭到本来可以避免的惨重损失。陈诚在淞沪战役结束后不久谈到此战的经验教训时也指出,“这次战略受政略的影响很大,乃是国家的不幸”。

周恩来后来在中共“七大”的发言中,谈到常凯申抗战初期的战略方针时指出:“(常凯申)他们觉得,只要打几个胜仗,就可以引起国际的干涉。最大的希望是苏联出兵,次之就是英美在上海干涉。所以他们就打阵地战,把一二百万军队都调到上海,拿去拼,牺牲极大。”

正如周恩来所说,作为误判的代价,常凯申嫡系的中央军在此战中“牺牲极大”,基本全部精锐都在淞沪抗战的血肉磨盘中消耗殆净。

在开始的《重读抗战》中,我们盘点过抗战开始时的中国军队。抗战爆发前中国军队庞大的整军计划只来及进行了一小部分,原计划至1938年底国民党军“共计调整、整理各六十个师,统计为一百二十个师”。然而此计划实施仅半年,即因战争爆发而中止,仅调整野战师15个,整理野战师24个。

实际由于整军时间太短(原本定于1938年底完成60个师的整编工作),自产武器无法满足需要,外购的德式武器也没有全部到货(开战以后,德国在日本的压力下逐步取消了军事合同),最终只有87、88、36师3个德械师和1个中央教导总队基本达到了赛特可将军关于轻步兵的要求,其中87、88、36师的重武器完全没有到货,只有中央教导总队成为唯一一个真正完成调整的德械步兵师。其他师的由于装备不全,训练有限,更是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但这个39个师已经算是常凯申能拿出的最精锐的部队了。

淞沪会战,常凯申毫无保留,将这些精锐悉数出动。

4个德械师首当其冲,87、88师是战役最初就用来进攻上海租界日军的主力,36师和教导总队也紧紧跟上,与它们一同参战的,还有陈诚“土木系”的老底子11师、14师、67师、98师,胡宗南的起家部队1师和78师。后来得享大名的74军的主力51师、57师和58师在这个作战序列中,都已经被排在不起眼的后端了。此外,桂系精锐第7军48军也投入战场。可以说此时除了在南口奋战的汤恩伯部、在河北阻击的卫立煌、关麟征部外,常凯申中央军的精锐基本全投入了淞沪战场,并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参战官兵回忆,部队光补充士兵就有五六次,开战前的老兵基本换了几遍,部队除了番号,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部队了。

典型如最精锐的4个德械师,经历此战后即一蹶不振,战力大打折扣。

换句话说,自四一二政变常凯申掌握政权以来到抗战开始,常凯申手中积累的那批有限的精锐部队,在淞沪一战中,因蒋自己的误判,已经葬送得不剩多少了。

淞沪抗战以“血肉磨坊”闻名于世,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