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九章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1/6)
杜聿明原来还真是跟随刘琨去西北创业的黄埔军校一期生。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杜家是米脂县大族,是那种大到了不可能倒的大族,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是把教育变成了家族特权,杜聿明就是个例子,父亲杜良奎,是清末举人,在西安长安大学堂执教时,参加了同盟会。杜聿明十二岁时,在表哥李鼎铭办的成家坌小学读书,杜十六岁时, 其父由榆林返家,见其因操家务,学业基本荒废,大为失望,决定将家务交侄儿杜聿成管理,杜便随父到当时陕北二十三县里唯一的一所中学榆林中学榆中20级丁班继续读书。校长杜斌丞是杜聿明的堂哥,教师有陕西着名的共产党人魏野畴、李子洲和教育家王森然、朱横秋等。同班有后来成为共产党人的谢子长、霍世杰和以后成为现代文学家的刘蕴华(柳青)等。1923年,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同年8月,与比他大两岁的曹秀清结了婚。1924年初春,不满20岁的杜聿明与榆林同乡阎尚奎、马师恭等人先后来到北京。本来杜聿明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如果照这样下去,他很可能又将成为陕西省教育界的又一位杜家新星,在读书育人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但在京停留期间,他目睹北洋军阀贻误政事、膺窃国柄的黑暗。[1] 同行的陕西同乡学子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广告,于是十几个个进步陕西籍进步青年们头脑一热,一起赶到上海,找国民党黄埔军校上海招生负责人,陕西同乡于右任老,要求投考黄埔军校,但考试时间已过,招生已经结束。于右任爱才心切,决定以个人名义推介他们前往黄埔军校。于是当场撰写了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于先生说,这副对联含两条革命口号。上联“登高望远海”,指打倒帝国主义;下联“立马定中原”,指打倒卖国军阀。吩咐杜聿明到黄埔军校以此作为介绍信面见校长常凯申。
常凯申见到对联,非常高兴,认为这十个字正好说出了自己的志向,找裱工裱好后张挂在自己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上。并将于先生送来的学生全部收下,就这样杜聿明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历史证明于右任老的推荐是效率很高的,这批人后来最低军衔是少将,他们包括关麟征、张耀明、阎尚奎等名将。
1925年春,在军校的号令下,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战斗打响了。攻打淡水城时,杜聿明和同期的陈赓等同学报名参加了刘琨教导二团组织的敢死队进行爬城攀攻,最先登上城头的也是杜、陈两人,紧接着他俩又打开城门,迎来大队人马歼灭残敌,终获全胜。同年3月,杜聿明跟随刘琨一行到了北京,受到汪精卫、宋庆龄、宋子文的接待。他们拜祭了孙中山。刘琨接受了总理有关西北革命的遗嘱和致胡景翼的信,遵嘱转赴开封,与国民二军胡景翼联络,从此在刘琨的直接领导下,参与了黄埔军校西北服务团的工作,后来跟随刘琨,经过五原建军、西安解围、西北大剿匪,成为国民革命军西北纵队某主力团营长。然而随着西北完成和平统一,到1930年国民政府西北军政委员会一直致力于西北的救灾和建设,杜聿明是个喜欢带兵打仗的人,他见刘琨拒绝内战,对二次北伐也缺乏兴趣,就向刘琨提出要去找常凯申参加北伐,刘琨也不相勉强,为杜聿明等愿意东去南京的同学们开了欢送会,还发了路费和写了推荐信,把杜聿明推荐给了张治中,当时张治中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令杜为该校杭州预科大队第二中队中校队长;1929年初,杜回南京军校任第七期第四队中校队长;同年冬又任新编第一师第二旅参谋主任。1930年初,蒋介石成立教导第二师,张治中任师长,杜聿明任该师第二旅第五团一营中校营长,不久升为该师第六团上校团长。1930年冬,教导第二师改番号为陆军第四师,杜为第十二旅第二十四团团长。师长徐庭瑶要求部属甚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