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一十一章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3/5)

宣布解散,军官全部退役或者加入德国陆军)的观点和英国人差不多,认为俯冲轰炸机的理念虽好,却无法实现。他们认为俯冲轰炸机如果不俯冲到一千米以下,是瞄不准的。但在一千米以下,速度慢的俯冲轰炸机,很容易被高射炮或者高射机枪打下来,就象打房上 的麻雀一样,更不用说还有敌人战斗机的威胁了。

根据这个观点,德国空军高层得出的结论也是:“再见吧,俯冲轰炸机!”

这些德军高层中,只有少数参加过一战空战的飞行员,才能够理解俯冲轰炸对于未来战争的重要性。当年高空水平轰炸的精确度,是非常有限的!即便采用最先进的轰炸瞄准仪,投弹精度往往也有数百米到数公里的误差。这种轰炸只能用于对某一个战略目标行进大量投弹,却不能在用于战术上精确炸毁某一个目标。 简而言之,如果需要炸毁一个小型碉堡,依靠轰炸机高空水平轰炸式很困难的,需要反复投弹,以保证*覆盖到目标。这就需要多架轰炸机,多次进行攻击。而相比起来,俯冲轰炸则有很大优势。由于俯冲时候飞机与地面夹角小于45度,投弹高度一般为几百米,投弹是相当准确,准确度是高空水平轰炸的几倍。

一个优秀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理论上可以用一枚*炸毁一辆汽车大小的目标,提供精确轰炸能力。这在实战中,具有巨大的战术意义,也让空军轰炸的能力提升一二倍。正是由于俯冲轰炸如此重要,这些德国空军高层们,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推动这种飞机的发展。代表人物是俯冲轰炸机之父 ,德国空军大将恩斯特.乌德特。

当时俯冲轰炸的概念是轰炸机以与地面超过45度夹角的方式,由高空往下俯冲,在到达某一个 高度之后将*投掷出去。优秀的飞行能力和丰富的经验,让乌德特认为俯冲轰炸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这种轰炸方式能够移用机身机动瞄准,有效提高*命中率,如果飞行员足够优秀,一两枚*就可以造成非常好的效果。当时所有轰炸机都没 有精度高的瞄准器,大中型轰炸机以较高的高度进行水平轰炸命中率自然非常之低,而且这些飞机造价和研发代价很高,很不适合德国的需要。

1933年,乌德特本人还没有加入德国空军,他还是一名特级飞行员并且以次为生。在一次特级飞行中,他亲身见识到了美国寇蒂斯“鹰2”单座双翼战斗机的优异性能,尤其是优秀的俯冲能力让乌德特如获至宝。

他当场就想购买这种飞机回国,提供给德国人研究。不过二架飞机要三万美元的巨款,一个小飞行员哪有这个经济实力。乌德特只得找到他的老上司也是二战王牌之一 现在德国的航空部长赫尔曼-戈林。

戈林对待这位战友一项很信任,他几乎不加思索的把三万美元打到乌德特的帐户,二架鹰2很快装箱送回柏林。乌德特亲自上阵测试这两架飞机,虽然鹰的性能非常优秀,但是其俯冲速度仍然无法有效控制。即使是拥有高超技术的乌德特也在一次俯冲中遭遇了飞机失控,乌德特非常侥幸的跳出机舱并且打开了伞,不过由于高度过低它还是受了轻伤,被送进了医院!

在乌德特的建议下,技术部们提出了俯冲减速板的概念,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在俯冲时把飞机时速控制在六百公里以下。1934年,乌德特在戈林的帮助下以中校的身份重新加入了德国空军,当年就担任了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总监。他随即开始了俯冲轰炸机的研究,空军向德国各大飞机企业宣布,军方需要可以支援陆军突击部队的 俯冲轰炸机(这就是俗称的斯图卡 德文就是Stuka:Sturekampfflugzeug)。德国各大知名企业很快应标,研制工作于 1935 年 1 月正式开始,参加竞争的有阿勒道、海因克尔和容克3家公司。这里面容克公司最有优势,1934年容克公司首先研制初一家原型机,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