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人物的大梦想(2/2)
这么可笑的问题,恐怕不是因为实在太过无聊乏味,谁也不会这么去问问题。
可是当我们自己觉得可笑时,却有人会一本正经的当回事,虽然我们都在同一个平行世界,每个人所受到的磁场强度却不同。这种磁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了个人的魅力。
“我有梦想。”
这四个字,宋应星从未如此说的有力量,也从没有过这么大的勇气。从他脸上的穷酸可以看出来,他并不能算有大出息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要做一番大事业。
“当今取士制度弊端太多,臣奏请改革科举。”
科举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也只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每年贡士3人,后设不同科目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选拔人才,就是以应策取士。分科取士就是科举的前身。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八股文起于明初。
朱元璋洪武元年,诏开科举,并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的要求。
士人参与科举考试必须通过三场考试,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初中、高中、大学。
科举考试不过写法或偶或散,刚开始时并无定规,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逐渐形成了以讲究格律、步骤,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
成化二十三年,始由“经义”变为开考八股文,规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严格,限定字数,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
从此这种限制人思维,限制自由创作的考试制度,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最大束缚。
宋应星在科举上无所成绩,却在搞研究方面做的风生水起。
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称为“奉新二宋”。
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
万历四十七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
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天无绝人之路,宋应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没有走科举之路,却走了另一条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