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利益分配(3/4)
“多亏孟德啊!”何进扼腕长叹,非常感激曹操,道:“若不是孟德苦劝,我就要犯下大错了!孟德真是王佐之才!”
曹操松了口气,他真的怕何进脑门子一热,就对郭松发动战争。这真的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打,需不需要打的问题。郭松老老实实俯首称臣,你却百万大军压过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吃饱了撑的?
劝住何进放下战争的意图。曹操便开始提自己的需求,非常明确的说:“大将军。文武百官支持你,就是为了九品中正。如今新君登基,正是百废待兴,一元复始的时候,此时不抓紧时间兑现承诺,就会引起不满了。”
“此事我已明了。”何进微微一笑,道:“我本来打算先讨伐郭松,一统天下之后再来推行新政。可听了孟德劝告,讨伐郭松之事只能暂且放下了。先着手推进九品中正吧!明日,着急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士族,冀州士族等代表性的人物召开大会,共同商议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曹操大喜,“大将军英明。”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这个职务,是专门留给世家大族的,比如袁氏、荀氏、杨氏等。
通过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这样最顶级的家族就通过层层选拔,将较小的士族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互相争斗,扩大彼此的势力。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从此让官员品级高低有了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将皇帝与世家绑在了一起,共同维护这一个利益体系。
这一套政策的弊端当然也是非常明显的。随着世家垄断仕途,有才能的寒门弟子无法得到重用,豪族大家的酒囊饭袋却把持着朝廷的重要职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现象的出现,几乎是一种必然。国家的选官制度将一潭死水,自然就会走向衰亡。
何进可考虑不了那么远了。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他现在就要下台,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翌日,召集世家大族朝议。
各大家族都派出了自家官位最高的当家老人,带着自家杰出的年轻人,共同出席。比如说袁隗,就带着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弘农杨氏则是杨琦、杨彪二人作为代表。颍川荀氏则是太傅荀爽为代表,带着几个荀氏的子弟。荀氏目前成就最高的两个年青一代,荀攸跟着郭松混了,荀彧弃官潜逃之后,不知道隐居到哪去了。
今天商议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大中正官的人选问题。倒不是该选谁,而是各家应该拥有多少个名额的问题!
首先开口的是袁隗,朗声道:“我兄弟二人,正好可以有两个职务。而我家两个年轻人,可以接班。”
“是啊。”袁氏门生纷纷开口附和,表示支持。
杨彪硬气道:“我弘农杨氏,两位九卿在此,至少要有两个职务。”
杨氏的门生并不少于袁氏门生,这话一出来,立刻也开始振臂高呼,支持自己的带头人。
荀爽却没有说自己该拿几个官,而是问何进,“大将军,这中正官,该有几个?”
何进道:“该有九个。选拔小中正时,需要至少五个大中正同意才可通过。”
“哦?”荀爽微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