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新城开放(1/2)
之后的日子,秦岳和夏宓在家休养,夏瑜又恢复了以前白日锻炼体能熟练套路、晚上去虚拟域增加实战经验的生活,偶尔孩子们也会过来找夏瑜一起玩乐。年年则慢慢减少研究时出成绩的比率,逐渐退出了那些人关注的第一线,直至终于完全退出研究所,开始回家专心履行她的空间与夏瑜双重大管家的职责。
齐荣那边,夏瑜一直等着他出手,却等来了他因为在外争风吃醋而受伤被禁足的消息,夏瑜着实愣住了。这算什么?等了半天就等了这么个结果?
大灾变后这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能量冲击的影响,气候有些乱。
前段时间下雪的时候应该9月份的样子,在金陵这边那时应该是正热的时候;如今正是11月份,往年这个时候,正是迎风刺骨的深冬时节。可是这几天天却又渐渐热起来,雪也开始融化了。
这段时间,新城加快了周边山区民众的转移速度,还有很多是雪化后,因为物资稀缺,自行找到新城来的。
新城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现有的居住区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量,很多后来的人连想在那些集体宿舍求个床位都不可得,没办法只好在政府划定的区域搭个帐篷或是板房,暂时解决一下。住的地方倒好解决,吃的就困难了。
大灾变后,文明社会秩序毁于一旦,各种经济体和组织也不复存在。没有了这些经济体和组织提供的工作岗位,农业一时半会也恢复不了。也就是说所有人,包括工人,包括农民,包括白领,甚至包括金领,大家都失业了。
现在这个时候,能提供工作岗位的就政府那点位置。而这之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新型个人终端的普及,很多基层工作已经完全改为终端自助或是AI智能服务。
剩下的那点稀少的岗位,连第一批先行进驻新城的人都无法满足,更不用说这些后来的了。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就买不了粮食,每天靠着新城食堂的那点免费救济,也就勉强维持个不饿死而已。
这样的情况与人们来新城之前的期望相差太远,因为有之前救济所的先例在,政府不作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人开始闹起来。要求政府必须增加工作岗位,解决生活问题。
然而,没用。位置就那么多,总不能明明只需要一个人,却硬是安排两个人吧?
如今,其实各地情况都差不多。周边的人在道路通畅之后都开始向政府兴建的各大新城聚集,僧多粥少,一时矛盾越来越大,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开放新的就业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每次向政府询问的时候,得到的回应都是上面正在研究,没人相信这句话,以为这只是政府的托词。长时间等不到消息的人们忍耐不住了,开始聚集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
然而他们不知道,政府还真就是在研究。
这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很像又不像,上次是因为历史原因,经济体系重新出发;而这次是因为生态环境变化,所有的,从农业到经济,甚至包括政治体系都要重新摸索,从无到有。
大灾变前的旧体系已经完全不适应如今的社会形态,谁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
新城市长办公室
“陶市长,情况很不好,那些人现在已经聚集到市政府门口。小王他们已经快压制不住了,你看?”,市长办公厅秘书吴崖焦急地向新城市长陶宇达汇报着外面的最新情况。
陶市长站在窗前,听着吴崖的汇报,听完,他挥了挥手,“再等一会,让他们先安抚一会,半个小时后,若还是没消息就执行第二方案。”。
“是。”。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半个小时眼看就要到,陶市长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文件,迈着沉重的脚步就向外走去。
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