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勇闯京城 第四十三章 两难(2/3)
救的话这个女子也是断然活不成的。
杨绛的内心倒也是矛盾了,当初杨绛来到这里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但是当杨绛真的要做事情的时候忽然间觉得自己想的又多了,或许是自己有些优柔寡断吧,杨绛内心中自己对着自己说道。
正巧在杨绛不知道自己应该这么做的时候,忽然间从外面来了一辆马车,这辆马车倒不是那种富贵人家做的马车,马是那种杂色的劣等马,而且车上也是很脏的,或许这应该是一辆公共马车吧。
驾车的车夫是一个年过五十的男人,这个男子张的也算是比较的面善,眉宇间似乎还有年轻时期的英俊相貌,虽然背有些弯曲,但是宽大的身子却也能让人看出来这老者年轻时候应该也是一名孔武有力的硬汉。
“大伯,不知道我能不能借你的车子一用,前面有个女子晕倒在了地方。”把车叫过来之后杨绛对着这个大伯说道,手也指了指已经在地上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子。
“这个……”用车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老伯似乎有些不这么愿意,虽然说自己的车并不是什么好马车,但是毕竟也不是乞丐这样的人能做的,要是让自己的同行们知道了自己也别混了。
“这是给定的定钱,女子倒也不是我什么人,只不过身为江湖人士路见不平应该拔刀相助,希望老伯能找到她的家人,并且安置下来。”看到老伯脸上不愿意的表情,杨绛还当做对方是难于钱财,所以又从自己的衣裳中拿出了一点点的钱财交到了老伯的手上。
钱并不是很多的,杨绛身上没有带多少钱,但是杨绛知道这些钱也不算少,如果这个老伯生活不是那么铺张的话那些钱至少够这位老伯生活几天的。
虽然害怕这件事情被自己的同行知道,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之下这个老伯还是答应了杨绛,面对着款款而去的老伯,杨绛忽然间不知道自己这件事情做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了,驱散了周围的人群,杨绛又逛到了大街上。
------------------------
补充一下:人们嘴中经常说的三从四德是那三从四德呢?曾经有段时间小雪也是迷惑的。“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引申为作为女儿、妻妇和母亲的妇女应对男性服从。但妇女屈从由来已久,“女”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是屈身下跪的形象;《周易》中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后来要求妇女殉夫守节,限制寡妇改嫁等。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
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