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 臭鱼沟子 下(1/2)

刘老六讲的这条臭鱼沟子,我也知道,小时候还去采过好几次蘑菇。至于为什么叫臭鱼沟子呢?说的是解放前那会,更北边的松花江涨大水,一夜的功夫洪水都涨到我们村子边上了。能跑的,能跳的都拖家带口的逃难去了,整个村子十室九空,仿佛鬼蜮一般。

不料这场洪水涨的快,退的也不慢,几天的功夫江水归槽,一切又恢复了原样。跟着洪水游过来的鱼群很多都搁浅在了陆地上,陆陆续续的回到村子里的人也顾不上别的了,每天都出去捡鱼,然后晒干了留着冬天吃。

随着捡鱼的人越来越多,村子附近已经没有鱼可捡了,大家就琢磨着往北边的荒甸子里走走,直到走到臭鱼沟子这块,才发现,我的妈呀,十多里长,三四里宽的一条沟子里头都是两三斤沉的大鱼,有些鱼甚至挂在了树上,已经腐烂变臭了,那味道随着风飘出去两三里地还能把人给熏个跟头。

肥仔听的出神,也顾不上吃喝了,赶忙从兜里掏出根香烟来给刘老六点上道:“以前就总挺老郝和我念叨您,今天听了您讲的这些,我可真算是开了眼了。不是我说啊,要说您能生在清朝那会,估计聊斋就得您来写了,根本没有蒲松龄那小子什么事了!”

刘老六被肥仔一记马屁拍的晕晕乎乎十分受用,得意的吸了两口烟,这才想起来问肥仔:“大侄子,你说的那个蒲松龄是整啥的?也会两下子?”

我接过话头,对刘老六说:“六叔,这个死胖子虽然平时满嘴跑火车,说的事没个准数,不过这次他倒是没骗您,您讲的这些可比姓蒲的好多了。而且我也是头一次听说臭鱼沟子原来是这么回事,平时也没听村里人说过呀,这些又和建设兵团那件事有什么关系呀?”

老实说自打听刘老六说了臭鱼沟子这名字的由来,我就好悬没吐血。真是点背喝凉水都塞牙,赶上我烧香,连佛爷都掉腚,要按刘老六说的,涨了那么大的水,就算我们这一带全是古墓,也早他姥姥的泡成烂泥了,我和肥仔上哪去找努尔哈赤那十三副盔甲去?

听了我的话,刘老六眉毛一挑接着说,村里人当然没几个知道的,因为当时去那里捡鱼的人,就没有几个回来的。

原来当天大家看到这么些鱼,眼睛都红了。那个年代我们这里更穷,连饱饭都吃不上几顿,眼下沟子里这些鱼可都是肉啊,如果都晾晒成鱼干的话,整个冬天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村子里的人也没顾得上多想,全都一窝蜂的冲了下去,生怕自己捡的慢了,大鱼都被别人捡了去。这其中有个叫做赵老二的光棍,正好赶上闹肚子,没办法只能先在沟子上头找个背人的地方方便一下。

变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赵老二刚把裤子解开蹲在地上,沟子里突然吹来了一阵阴寒刺骨的冷风冻得他使劲的哆嗦了两下。赵老二也纳闷,心说这盛夏时节,怎么还挂上这么冷的风了呢?他顺着冷风吹来的方向看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沟子里飘起了一层薄雾,还能看到和听到村里人说话的声音。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雾气越来越大,两三分钟的样子就已经浓的看不清沟的情况了。就在这时,底下的沟子里突然传来了一阵金属盔甲的触碰声和马匹的嘶鸣声,紧接着就响起了村里人的惨嚎声,乱成了一片。

赵老二还以为是别的村子来人抢鱼了,当即也顾不上拉屎了,提起裤子,随手从地上捡了一块石头,就要下沟子里去打架。就在他前脚刚要下沟,浓雾里突然冲出来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来。马身上端坐了一个身着盔甲,身材魁梧的人。这人脸色呈绛紫色,看上去好像一层老树皮一样贴在骨头上,一对嘴唇已经烂没了,露着两排白森森的大牙,而他手中的长刀上,好像串糖葫芦似得,插着一排鲜血淋漓的脑袋,赵老二抬眼望去,这些脑袋的主人,无一例外全都是村里过来捡鱼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