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5 刘邦为何未成儒教徒?上(1/2)

已经成为儒教学生的刘邦,最终没有成为忠实的儒教徒,而仍然继续对儒教极度藐视甚至敌视。

这是因为,他赶上的是儒教最好的时候,但很快又将经历儒教最倒霉的时候。

此时此刻,应该说是儒教创教以来的最好时候。

秦始皇重用儒教博士,作为秦帝国未来继承人的扶苏更是已经皈依儒教,将来的大秦帝国还不是儒教的天下吗?

对于儒教门人来说,当时真是祖国山河一片红,形势大好啊。

人类的基因毕竟还是有缺陷的。一高兴就容易得意忘形,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通病。

过于美好的形势,使得儒教弟子们从上到下,迅速得意忘形了。

尽管他们的开山祖师孔夫子苦口婆心,谆谆告诫,反复劝说自己的门人要始终谦虚谨慎,什么“三个人走路,其中有一个必定是我们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什么“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类似的话说得口干舌燥。

儒教的经典《尚书》里,更是有一句名言:满招损,谦受益。

然而,关键时刻,儒教的弟子们把这一切都忘记得九霄云外了。

也难怪,儒教的徒弟们在艰难困苦屈辱中熬了两百多年,整整两个世纪,好不容易等到天下统一,“大道可行”的时候,他们当然格外振奋,也格外急切。

难怪他们讨起劲地给秦始皇提建议,想要秦始皇更多地推行儒教。

但凡秦始皇做什么,他们都要建议一番,而且还不容许秦始皇不同意。

这不,秦始皇终于征服六国统一天下,这么大的地方都归于自己的统治之下,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管理,就是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

就当时来说,主要有两种制度可供选择:一种是分封制,就是大量分封秦始皇的子弟宗亲为王,这是古代周朝的做法;一种就是郡县制,就是把天下划分成许多郡和县,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究竟是采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在当时确实既关系重大又让人难以取舍,就像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也仍然在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制度而纠结一样。

我们将会看到,后来的刘邦在这件事情上,也遇到了和秦始皇一样的难题,和秦始皇一样犯难。统一天下后,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体制来治理国家,防止战乱,是刘邦和秦始皇共同面对过的难题。

这个难题,秦始皇没有解决好,刘邦也解决得不太好。这是后话。

不过,秦始皇绝不是优柔寡断的人。

鉴于秦国已经实行了很久的郡县制度,存在王室权贵没有战功也不能封爵的传统,更鉴于周朝分封子弟为诸侯王,结果后来这些诸侯王彼此征战不休,导致战乱绵延千年而不能结束,尤其是鉴于郡县制有利于皇帝掌控天下权力,什么时候开饭开什么饭都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因此,秦始皇最终采纳了廷尉即中央政法委书记李斯的意见,在刚刚征服的六国,仍然推行郡县制。

可是,对于这样的影响深远的国家大事,好不容易有在中央政府发言机会的儒教研究员们,当然不会沉默。

当时,即使秦始皇已经明确表示要坚持郡县制,淳于越作为首领,仍然带领在朝廷里的这群儒教博士,依附当时的丞相王绾为靠山,竭力地鼓吹分封制。

他们不依不饶,要求秦始皇效仿周朝的制度来统治全国,即把众多的儿子一个个封王,建立新的诸侯国。

儒家学徒本来是最精通历史的,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周朝的这种分封制度实质上会弱化中央政府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