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刘邦为何未成儒教徒?下(1/2)
秦始皇终于被彻底激怒。
但他还是打算“依法治国”,走一走“司法程序”,派御吏去一一审查。
在古代的术士和儒教徒当中,都不乏有铁骨铮铮的人士,但也同样不缺少软骨头。严刑拷打之下,儒教徒和术士中的软骨头们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
始皇亲自在押犯名单上划勾,一共勾掉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
这一招,后世很多枭雄多学习过。
除了活埋这460人,还把大量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儒教徒们都发配到边疆去,从事修长城等献身祖国国防事业的工作。
所以,历史教科书上说秦始皇“坑儒”,其实秦始皇不只是“坑儒”,他还“遣儒”,就是把儒教徒都遣送到边关去。
儒教徒们这回彻底没戏了。他们的处境,就像某党当年在某反动派开始“清党”、大搞白色恐怖时期的处境。
这是儒教历史上最艰难的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当然,后来还有比这更黑暗的时期。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这么干,对于儒教来说固然是乐极生悲,遭遇了一个重大挫折,但秦始皇自己也没少受罪,甚至是犯了最不可原谅的致命错误。
因为,此举带来了三大致命的后果。
这三大后果最终酿成一个结局,就是彻底葬送了伟大的秦朝,成就了伟大的刘邦。
第一个致命的后果,是此后几千年,秦始皇一直因为“焚书坑儒”而背负着钳制思想、惨无人道的骂名,在舆论上陷入极度的被动。
其实,秦始皇并没有做得那么绝。他还是公私分明的,真正坑杀的只是那些在背后骂他的儒生,而有些识相的不乱说话的儒教徒弟,比如说叔孙通等,依然保留了职务,朝廷上有什么大事,还是容许请他们来发表意见。
他禁止天下老百姓读《诗》、《书》等儒教经书,但在中央政府,他还是容许大秦帝国国立图书馆里收藏有这些书,供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们研究。
但后来的儒教徒子徒孙们可不管这些,坚持把什么钳制言论自由啦、侵犯人权啦、思想专制啦等一切屎盆子,都往秦始皇的头上扣。
对于中国古代的人来说,什么人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嘴巴子和笔杆子厉害的儒教弟子。
第二个致命的后果,是因为坚持推行“焚书坑儒”,使秦始皇自己害了自己的接班人。
“焚书坑儒”,如果仅仅是遭到一些骂名,也还罢了,反正我秦始皇干的是古往今来从没有人干的事情,不怕骂,谁敢骂我杀谁就是,看谁的脑袋硬过刀口。
如果天下的儒教弟子都敢继续嘀咕,就把天下的儒教弟子都杀光。
然而,有一个儒教弟子,是秦始皇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杀的。
因为这个人,是秦始皇的儿子,而且是最器重的儿子。
秦始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最信任最痛爱的、已经被内定为接班人的大儿子扶苏,居然也已经成为了儒教弟子。
扶苏为什么会成为儒教弟子,目前还缺乏详尽的史料记载。比较明确的是,他不仅是儒教弟子,而且是非常虔诚的儒教弟子。
对于秦始皇听信李斯、焚书坑儒的暴行,扶苏自然不能沉默。他虽然知道秦始皇性格暴虐,但也相信秦始皇雄才大略,一向能够明辨是非,因此,就义无反顾地向秦始皇提出劝谏。
他对秦始皇说:“现在天下才刚刚安定,边远地方的百姓还因为战乱而到处流窜,读书人又都学习崇敬孔子,现在您都用严酷的法律来处罚他们,我担心天下会不安定。”(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从扶苏的这句话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