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8、刘邦和陈胜有什么不同?(2/3)

一个小小的陈县就这么急着称王,不是让天下人看到你的私心吗?希望将军你不要称王,而是赶快带兵向西进发,派遣人去立六国的后代,帮助他们起兵反秦,这样相当于是为自己树立更多的友军而给秦朝增加了敌人。敌人一多兵力就分散,友军一多军队就强大,这样就能迅速打败残暴的秦朝,攻占咸阳,号令诸侯,谁还能反对你建立帝皇大业呢?现在如果只在陈县称王,恐怕天下人会对你失望的!”

张耳、陈余的这番话,是对?还是不对?其实很难说。

一方面,他们放眼整个天下大势,着眼长远,高瞻远瞩地进行谋划,确实言之成理,证明他们无愧于名震天下的英雄豪杰。

但另一方面,张耳是魏国人,陈余是赵国人,他们反对陈胜称王,要求立六国之后,这很难说不是因为他们都是儒教信徒,出于礼制尊崇贵族,而瞧不起陈胜、吴广这样的农民,也很难说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有离开陈胜割据自立的豪杰野心。

陈胜并没有听取张耳、陈余的话,最终决定立即自立为王,并确定国号为“张楚”,意思就是张大楚国、振兴楚国。

陈胜起兵不久就决定自己称王,建立政权,在当时,确实不排除他有张耳、陈余所说的“私心”,就是他自己急于得到荣华富贵。毕竟,希望出人头地,获得富贵的地位,是他长期以来就有的梦想。

但客观上,他不采纳张耳、陈余的建议而决定称王,也不能说就是完全错误。

第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百姓自己给自己封王,体现了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这对于激励当时天下的英雄豪杰们都起来造反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陈胜自己封王,就能号令将士,发布政令,做到名正言顺,也让老百姓立即有了主心骨。这对于造反革命也有积极作用。

第三,更重要的是,陈胜拒绝复立六国贵族的后代为王,而坚持自立为王,如果说他是有“私心”,其实也未尝不可以说这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大公无私”,那就是他带兵造反,是要推翻秦朝、解放普天下的老百姓,而不单单是为了六国贵族。

从短期的形势来看,张耳、陈余的设计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谋略;但从长远的形势发展来看,应该说,陈胜的眼光更加高远,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那就是:为了完成“经济全中国化”,为了结束一千多年的战乱,太平洋西岸的这片土地确实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新国家,而不是重新回到过去那种战国纷争的年代。

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后来刘邦和陈胜的看法也是相同的、一致的。

但是,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刘邦和陈胜的又一个差异。如果说,刘邦和陈胜在对起兵反秦的时机选择上存在分歧,那么,他们在处理起兵反秦后的一些具体斗争策略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与陈胜的当仁不让、自我称王相比,后来我们会看到,刘邦虽然也曾经非常急切地想要称王,可是,当他分析形势,觉得自己称王不可的时候,他就甘愿放弃。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每一个重要的职务、重要的名声桂冠加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刘邦差不多都表现出了退让谦逊,是一幅很不情愿、很迫不得已的样子。他从来没有自己给自己封什么大官。

后来的沛公、汉王乃至皇帝等称号,没有一次不是大家主动劝刘邦接受的,刘邦不接受他们还不乐意。这与陈胜迫不及待地给自己封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显然,刘邦和陈胜虽然在反秦的共同理想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敢作敢为,但在处理事情的具体风格和做人性格上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比起陈胜的敢作敢为,刘邦在同样敢作敢为之余,还更懂得韬光养晦,迂回前进。

但是,我们不能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