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回 周皇后大摆思贤宴 崇祯帝醉赋求贤诗(1/4)
1
“皇上,李邦华等人有奏章在此。”皇帝正批完奏章,刚放下朱笔,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念,朕倒要听听他们有何话可说。”崇祯帝斜靠龙椅,微闭龙目,脸露愠色。
王丞恩展开奏章,念见:
臣等八人上疏圣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人制三钢,定五常,列尊卑,倡亲疏,世事有序,天下安定。然曹印新令,推行平等,县令有过,百姓效之而无罪,上官有错,下属仿之而不罚,君王有失,众臣责之而合律。此等律法,无上无下,无尊无卑,无父无子,无君无臣,何以立足于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此恶法,直教天下刁民犯上无罪,李、张贼徒造反有理,盗跖唐海杀人有功,嗟乎,大明江山能不乱之乎?
我等罪臣,律下不严,致使亲属、下人违反律法,侵扰百姓,皆臣之罪也,安敢避罪自辩?君父谦卑,尚罪己于天下,然君臣有别,尊卑有分,为臣子者,岂能因君父有罪己之诏而求免乎?
盖闻古齐国田成子,身为大臣,绑架国家,以大斗贷民谷米,小斗收回,慷国家之慨,收个人之名,后羽翼丰满,终露野心,杀齐简公,独揽大权。今曹印行法,国人多有欣欣然者,千古陈例,不可不防也。
复闻曹印,与贼首唐海象山斗志,纵贼远遁,以成今日之祸。今又居心叵测,上乱礼法,下惑民心,明推新令,实窃皇权,忠义之士不可不测,至圣君王不可不察。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臣等冒犯天颜,不畏责罚,但求君父明察秋毫,识破诡计,无使曹贼坏我中华礼法,乱我大明江山。
罪臣李邦华、邱浩、许威、毛羽健、张顺、朱渊、石怀、秦诚呈上。
王承恩念完李邦华等人的奏章,帝猛然抓过奏章细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思索,不禁忧虑起来。
王承恩小声道:“皇上,李邦华等人虽有违法贪财之举,可忠心一片,所言细思之下,句句在理呀。”
帝问道:“那曹印呢?”
王承恩道:“圣人云:火生于木,火发而木焚。奸生于国,奸成而国灭。木中藏火,火始于无形;国中藏奸,奸始于无象。”
帝道:“你的意思是曹印乃木中之火,国中之奸?”
王承恩道:“老奴不敢妄断,但……”
帝见王承恩犹豫,骂道:“有甚吞吞吐吐的,直说。”
王承恩依旧不语,却似有所思,好像未曾听到皇帝之言。
帝怒喊:“王承恩。”
王承恩惊吓一跳,慌忙跪地道:“皇上,臣刚才思虑先祖,以致未闻君命,罪该万死。”
崇祯帝闻言好不生气,骂道:“你这狗奴才,朕问你话,你想什么先祖?”
王承恩道:“奴才刚才想到先祖王莽。”
帝大惊:“王莽?”
王承恩道:“是,先祖为了中兴大汉,也曾推新令,行法度,民心皆附……”
帝瘫坐在御座上,痴痴呆呆,良久才喃喃自语道:“不,曹印不是那种人。”
王承恩道:“先祖王莽开始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可是推行新令后,民心拥戴,天下归心……”见帝凝思不语,王承恩又道:“曹印行法追求什么公义,这倒很合百姓胃口,如今京城内外都在谈论什么‘曹公新法’,俨然这法是曹印的了,如新法推行,这民心怕就要姓曹了。况且,皇上在罪己诏中言:‘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皆眹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宽。’此诏天下人皆知。苟若推行曹印新令,百姓一旦发现官家违法,亦可据此享有什么相机违律之权,那,那以后,那些大臣们犯错,岂不都有借口了吗?皇上都承认自己有错,臣子们当然也可犯错呀?甚至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