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63章 柴守礼又杀人(2/3)

的规矩,一地之兵马都总管,管辖该地域内所有的厢军和乡军部队,禁军除外。

客观的说,不管是驻扎于开封的禁军,还是驻扎于外地的禁军,总员额三十万的朝廷禁军,都是野战兵团的范畴,直属于枢密院管辖,而不归地方上的军事将领节制。

如今的朝廷枢密院,只设置有协助李中易管理军务的四名枢密副使,并无正使。

说白了,所谓的枢密院,也就是军方的大本营,枢密使一直空缺不设,方便李中易牢牢的掌握军权。

如今的军方最高层次的机构,由枢密院统一领导,兵部、镇抚司、军法司、后勤司和总参议司各负其责。

李中易换了一身便装之后,领着严正昌和姚洪,迈步上了街。

每到一地,李中易只要有时间,都会到街上去走一走,看一看,体察一下本地的实际民情,洛阳也不例外。

到了街上,李中易发觉,许多商铺在大白天竟然关着门,他不由暗暗摇头。显然,这是洛阳的官员们担心他的安全问题,暗中作出的安排。

李中易走进一间绸缎庄内,信手摸着一匹大红色的绸缎,问店内的伙计:“多少钱一匹?”

“不瞒大官人,您若是诚心想要,一贯钱一匹。”伙计显然没有认出严正昌和姚洪,照实说了价钱。

“那这一匹呢?”李中易又指着深蓝色的一匹绸缎,笑着继续问伙计。

“不瞒大官人,这一匹略贵一些,一贯两百文一匹。”

伙计的回答,引起了李中易的兴趣,他笑着说:“为何蓝色的比红色贵这么多?”

“大官人,主要是染料的价钱不同,这种纯正蓝色的染料比红色贵不少。”

李中易点了点头,这年月,尽管朝廷推行的是二十税一的田租政策,可是,穷人毕竟还是用不起丝绸。

绸缎庄内的货品,都属于奢侈品的范畴,只有富人才买得起用得起。

从绸缎庄出来之后,李中易看见避街的巷尾,有个卖云吞的小摊,排队的食客超过了六人之多。他也被勾起了食欲,便凑到了小摊的边上,排在了队尾。

李中易参加了排队,严正昌和姚洪两人,敢不参加排队么?于是,这两人也紧跟着排在了李中易的身后。

张三正皱紧了眉头,死死的盯着大约三十多岁的中年摊贩,惟恐漏掉了任何足以致命的细节。

轮到李中易的时候,姚洪突然抢前一步,接过了摊贩递来的瓷碗,拿起汤匙,毫不犹豫的先尝了一口。

李中易心里明白,姚洪这是担心汤里有鬼,他抢吃一口,是想试毒。

就在姚洪试过无毒之后,李中易准备开吃之时,突然,走来几名差役,其中一人厉声喝道:“常贵,你是故意想找事吧?上头已经发下话来,这几日禁止出摊做买卖,你竟敢当作是耳旁风?”

李中易抬眼一看,确实是正经的差役来了,嘿嘿,他们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城*管了吧?

“太尉,小人的娘子生了病,没钱抓药,求你们了,行行好吧。”摊贩常贵确实是被逼得没了办法,这才偷偷摸摸的摆了摊卖云吞。

“赶紧收了吧,最近风声紧,我们也没办法。快走吧,别难为我们了,不然的话,某家的屁股一定会被太守打开花的。”为首的差役看上去并不十分凶恶,一直对常贵好言相劝。

李中易不由暗暗点头,官民之间的关系紧张,仇官的现象层出不穷,其实和街边小吏对待老百姓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面前的几位差役,态度并不算特别的好,但是,没有动粗,这就算是好同志了。

李中易端着碗,小口小口的吃着云吞,严正昌和姚洪尽管吃不下去,也必须装模作样的陪着吃。

“各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