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摩擦——魔鬼的步伐(2/3)



“我的天,这……几乎损失了一半啊!”陈龙惊讶出声了。

“嗯,这里面有战斗死伤的,还有几十个受不了艰苦开了小差的……一顿饱饭都吃不,我们也确实没有理由强留人家啊!”这最后一句似乎是说给自己听的,这是他曲缙云强行做出的决定,只要退出后不做汉奸和八路军作对,全部放行。否则,要依杨三强的处理逃兵办法,那就是全部枪毙!

“这可真是苦了你们了!”陈龙安慰一句,“放走了也好,这些不够坚定的家伙走了,倒是少了隐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

********************

“好了,既然同志们都到齐了,咱们就开会。”周云欣主持会议,“请曲政委传达军分区指示。”

“好的。这次军分区在霸王岗镇开会主要有两个事……”曲缙云严肃了脸色开始传达军分区会议精神。

第一个事,是有关国民党顽固派的敌对摩擦**的指示。

1939年1月21日,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中心议题是决定抗战方针及对待**抗日武装的“溶共、防共、限共、**”方针。根据这个方针,各地开始部署防共限共措施,**磨擦迭起。

虽然迫于全国抗战形势以及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压力,蒋介石答应了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参加抗日,可骨子里他还是极不信任**的。特别是经过一年多的抗战,他了解到八路军在敌后积极建立根据地,发展队伍,更加让他感到不安。所以,抗日进入相持阶段,日军的进攻稍一放缓,国民党顽固派就急不可耐地抛出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来了。

而同样的,尽管命令部队加入国军序列参加抗战,延安那边也是对国民党政府保持了足够的警惕心。不仅在部队的行动、发展保持了独立自主的方针,在战斗原则、战术采用也是摒弃了国军的那种死守硬拼的僵硬阵地战模式,完全是自己拿手的游击战、运动战。八路军还积极建立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全民抗战,部队发展的很快。从1937年刚改编时的四万多人,两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二十七万余人,足足扩大了近七倍,真真的吓到了光头佬了。

而完全置身于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此时也失去了和国军的配合作战机会,一切都是按自己的战略需要来抗击日军。这让国民政府很是不爽,感觉到了对**武装的失控,污蔑八路军是游而不击。而至于说武器装备、物资补给么,反正八路军也没有多指望过,不行就依靠缴获呗,掐不住脖子的!

这样,双方的矛盾必然会慢慢积聚,直至爆发。

6月11日,“磨擦专家”,河北省保安司令张荫梧部袭击冀中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击毙八路军干部战士400多人,制造了“深县惨案”,做出了让亲者痛仇者快的恶行。

7月7日,**中央发表《致中国国民党书》,反对分裂,反对退步,反对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从舆论大义进行了声讨顽固派,算是忍让了一步。

然而,忍让换不来和平,它只能让作恶者的气焰更加的嚣张。面对顽固派的进攻,八路军只能奋起反击。8月27日,八路军冀中军区和正在冀中军区的一二0师将张荫梧部全歼。

这么恶性的**发生,八路军自然要有所防备,通知所属各部做出必要的防备。

第二个事,其实也和第一个事相关。为了争取有关方面的谅解,最近将会有高级别的八路军领导从太行山根据地前往洛阳,到离得最近的第一战区司令部解释事变的原委,毕竟这里可是驻扎了好几十万的中央军部队的。双方能达成和解还是要尽量争取和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