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25章 朗清要挖墙角了(3/4)

个零件分成几个工序,每个匠人只需要完成一道工序,那么座钟的生产效率是不是也能大幅提高?”

朗清现在自然不会再觉得刘永泽是在那里吹水,就连称呼都变了。

没办法,也别怪人家势力。

这就是社会的生存法则啊。

要不然怎么会有坐,请坐,请上座的故事呢?

“生产效率提升是必然的,但是提升到什么程度,这却是要看你具体的工艺布局了。并且你这个座钟的零件加工跟我们四轮马车有所不同,具体的情况还是要试了才知道。”

“郎所长,刘郎君,按照这流水线的制作方法,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每个匠人只制作一道工序,万一有一天这个匠人生病了或者出了其他什么事情,不能来到作坊,那岂不是整个作坊都没有办法运行了?”

朗清身边,一名钟表研究所的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是啊,要是发生了这种情况,那岂不是生产效率反而变得更低了?”

朗清一想,觉得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

“你们有听说我们四轮马车作坊哪一天因为有哪个匠人没来就停产了吗?”

刘永哲笑着反问了一句。

“一个匠人负责一个工序,并不是说一个匠人只掌握一道工序。因为每个工序本身都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每个匠人都会好几道甚至十几道工序。只不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安排人员的时候只安排他去生产其中的一道而已。一旦有了需要,他随时都可以去生产其他的工序,所以你说的那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等朗清他们说话,刘永哲又把原因给解释了一下。

“这倒也是,刚刚我还吓了一跳呢。”

朗清笑着自嘲了一句。

“其实,楚王殿下还介绍过一种跟流水线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我们作坊也还在探讨;借着这个机会,我也可以跟郎所长交流一下,看看对你们的钟表作坊有没有参考意义。”

刘永泽知道李宽非常重视钟表作坊的建设,倒是不予余力的将自己了解的东西都展现了出来。

“哦,是什么方式?”

朗清以为听到这里,自己今天的学习就算是圆满完成了,没想到临结束了,刘永哲居然还有干货要给自己介绍。

“不管是马车也好,座钟也好,生产一架完整的产品出来,都需要许许多多的零件。按照现在的情况,大部分的零件都是由作坊内自己进行生产。楚王殿下曾经说过,适当的分工与合作,效率会更高。这其实也是流水线生产线这种思想的另外一种延伸。”

“适当的分工与合作?”

朗清一时有点没有反应过来刘永泽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就是把一些零件分配给其他更加专业的作坊去生产,然后运输到我们作坊里进行组装。就像是我们的马车,车轮可以由专门的车轮作坊进行生产,轴承由专门的轴承作坊进行生产,弹簧由专门的弹簧作坊进行生产,齿轮由专门的齿轮作坊进行生产,这些零件生产好之后,运输到我们马车作坊,在流水线上进行安装。”

刘永泽的这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马车作坊的一个秘密了。

不过对于钟表作坊,自然是没有必要保密了。

“要是按照你的这种思路,我们的钟表作坊可以把座钟的一些零件委托给其他作坊进行生产,我们自己只是负责整体的安装与设计,并制作一部分我们擅长的零件?”

这一下,朗清算是搞明白了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