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玉龙山长青观(2/3)

地指责他?怎么说你们也是有同门之谊,这副口气说话,你又有多少礼貌了?”

清松记得怒极大叫道:“我就说嘛,看看你带了个什么玩意回来!我看师傅早晚要被你气死!”

清杨皱着眉头说道:“师兄啊,怎么说这也是一条人命,师祖他是说过不要带凶恶之人上来,你实在看不过去时,也施舍他一碗饭让他离去也行,何必非要如此大呼小叫,恶语相向呢?”

清松更加愤怒,竟是挥动手上的拂尘就要来抽他,还喝骂道:“在这山上我是你师兄,你犯错了,我说你便是大呼小叫!又不尊师祖教导,像你这般目无尊长的,我非要狠狠教训你不可!”

这喧闹声已经惊动了许多人,不过并没有多少人聚过来围观,都远远看着他们。

沈裕民看这事也是因自己而起,他手一挥,一把就抓住了清松手上拂尘的柄,劝说道:“这位道爷,在下当真只是偶然路过,承蒙清杨道长的救命之恩,既然他为此犯了门规,这边叫我离去就好,又何须如此动怒,伤了同门之谊呢。”

眼见清松怒气要更甚的时候,突然一声呵斥:“清松你还不住手!众目睽睽之下,成何体统!”

听到这个声音那清松还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不过却不再动手了,嘴里不停:“师傅!这清松这次下山去,便背了师祖的教诲,乱带持有兵刃的人上山来,还不听我这师兄的话。”

一名须发花白,神情温和,颇有几分世外高人外表的中年道士朝这边走来,制止了他们两个,说道:“清松,你脾气自小就暴躁,又认死理不肯转弯,人都已经救上山来了,先想的不是如何处理,而是一味指责师弟,却于事何补?先下去好生想想吧。”

看着那清松一脸不服气地朝观内走了进去,清杨连忙说:“师傅,这位少年叫沈裕民,虽说带了兵器在手上,但却是个善心人士,还请师傅不要见怪。”

那道长又对清杨说道:“你这番善举倒没有错,这时候救人上山,倒不算违了师祖训诫,只是你这番话,却又说错了。此子虽是个少年,却不是什么善士,他双目之中戾气极重,早晚免不了一场杀孽,你也去内堂里好生反省一下吧。”

那清杨点点头,满脸上都挂着疑惑,但也十分听话地朝里走去了。

他这才将面转向沈裕民,微笑道:“少年人,贫道华闵之失礼了,因观里管教不严,使弟子们全无规矩,却是见笑了,走过这方圆数百里无人员的地方,只怕已经饥渴困顿得狠了,先进来喝碗热粥暖一暖身子?”

沈裕民拱手道:“上了山后,沈某才知犯了观内之忌,这过错是在我身,还是就此告辞的好。”

华闵之正色道:“这件事你却误解了,在数十年前,此地曾贼匪肆虐,以至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我们便下山救助灾民,保了不少人上山躲避,却不料横生事端,有个江洋大盗竟然也被我们当灾民收留了进来,酿成了惨剧。

“是以此后观中就立了规矩,凡是持有兵刃武器,或者面相凶恶之人,不得接纳进观,也只对这些年轻没出过观门的弟子立的,否则知人知面不知心,善恶之相哪里是一眼看得出来的?”

沈裕民皱起了眉头:“这就怪了,这地方怎么说也是中州地面,天子脚下,竟然能如此盗匪横行?何况道长只一眼就看出了沈某的心结,如何不是见面知心?”

华闵之抚须笑道:“徽宗皇帝的天下,有什么事是好奇怪的?而我们潜心修道的人,讲究无为中庸之道,一辈子就是和自己的戾气争斗,你眼中戾气如此旺盛,这也看不出来,便是完全没有踏入道门了。”

沈裕民说:“原来是这样,那为何明知如此,却不赶我下山呢?”

华闵之说道:“你这戾气虽盛,却不能一概而论,你却不是会伤及无辜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