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严守中立(1/3)

刚刚平整出来的操场上,新兵们正在操练,七个方阵交互穿插,行动迅速快捷整齐,已经有些军人的样子了。

众所周知,铁器厂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荡虏军选拔士卒之时,在铁器厂干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优先考虑。

因为很多新兵曾经在铁器厂做过学徒,早已经熟悉了军事化的管理方式,所以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成军。最重要的是,这样非常适应荡虏军的氛围,有着分工合作的精神。更难得之处还在于,这些新兵已经在识字班里学习过大半年,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文化人,按照当时的标准也可以算是“粗通文墨”了,对于命令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远远超过大明朝的卫所士兵。

时至今日,大明朝的卫所制度早已名存实亡。按照朝廷的正式规定,卫所兵执行的是三操两会的训练强度,每个月只有三次训练机会。即便是如此轻松的训练,早已经成为一纸空文。

军官喝兵血吃空饷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为了生发赚钱什么样的破事都做得出来。除了边军还保留着一点战斗力之外,其他的官军和卫所士兵大多已忘记了什么叫做训练。

训练是要花钱的,军械的保养、训做的银子、油菜的银钱都是一笔额外的开销,很多卫所的军户穷的连裤子都穿上了,还有什么好训练的?

和绝大多数大明官军相比,荡虏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军队。

士兵不是军官的私奴,军费的开支走另外一套系统,谁要是敢动士兵的训做银子,立马就得行军法。在荡虏军中,这种情况永远不可能发生,因为荡虏军本就是私军,谁见过贪墨自己银钱的傻瓜?

荡虏军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打仗,至于银钱粮秣永远都不是军官和士兵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训练强度极大。

什么都不必去想,什么都不必去做,只是没完没了的训练,自然可以迅速打造出一支强兵。如此简单到了极致的道理,在当时很多人的目光当中,根本就是一件完全不能理解的事情。

天底下没有什么比养一直军队更花钱的事情了,如此的训练强度,让这支军队变成了一个吞噬金银的无底洞,白花花的银子如大河淌水一般花销出去,就算是有一座金山都不够。

也只有掌握着海量钱财的荡虏将军才有这么做的底气,而荡虏军中的每一个士卒都非常“喜爱”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方式。

荡虏军虽是私军,其实也在执行大明朝传统的军事制度,军饷什么的和一般的官军没有太大分别,单纯的依靠那点少的可怜的军饷,别说养家糊口了,连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所以,训做银就成了士兵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每天都进行训练,就意味着每天都有额外的收入,还有油菜银的补贴,零零总总的加起来,比开双饷还要实惠的多。哪怕是最普通是战兵,杂七杂八的收入算在一起,每个月的进项差不多有四缗钱之多。

虽说物价飞涨米价腾贵,但一人当兵每年就有差不多五十缗钱的收入,比一个县太爷的俸禄还要高出好几倍(当然县太爷的收入绝对不仅仅只是那点少的可怜的俸禄),足以保证一个普通的家庭过上非常体面的生活。除了正常的饮食和补给之外,每年供应士兵两套单衣一套棉衣,衣、帽、鞋、袜、被、服,甚至连绑腿的布条和束腰的皮带都免费供应,让士兵的军饷和训做银成为了实打实的纯收入。

这些收入,让本地的军属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让外地来的流民可以有能力安一个家。因为荡虏士卒大多是穷苦出身,始终保持着勤俭的传统,穿旧的军服鞋袜总是舍不得丢弃,就拿回家去修修改改给家人穿上。时至今日,扬州城乡各处,到处都可以看到穿着皂角色衣裤的半大孩子,甚至有些婆姨也穿上了厚实的黑色衣裙……

世事艰难,和外面血火刀兵的乱世比起来,能有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