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零四章 四无公子之风生水起下(2/4)

《道神经》出现的日期还要早上半年,后来又从李良的四位弟子的墓穴中得到了部分的旁证。特别是李良的书稿里对‘技为道’的附注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在宗教和科技拉在乐一起。于是关于道神教的起源和李圣人究竟有多圣,就在考古界、宗教界以及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了神奇的《道神经》为后盾,被神人附过体二皇子被新出炉的道神教教徒奉为了神的代言人,而道神教的最大支持者就是卫国的皇帝,二皇子因此顺利地登上了太子之位并执掌了大权,英无风跟着水涨船高的成为了卫国的重臣,当然这也和二皇子性格内向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掌国太子面前的红人,当然不会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他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燕国、丰国的协调事宜。而计划开始执行以后,英无风更是作为监军跟着大军到了前线。对于燕国牵头的这套计划,英无风是比较认同的,燕、卫、丰三国人口已经超过了耕地所能承受的极限,再这样下去非出事不可,转移危机的最佳方法自然就是掠取更多的土地了。

卫国所主攻汾水关和丰国所主攻的苍茫关从地理位置上看是比较靠近唐国国都的,在加上两国能动用的兵力比燕国要少上许多,出兵之初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首先遭到唐军大规模反击的,所以卫军和丰军在完成最初的作战计划后一刻也不敢大意是侦起四出,并十分注意两军的情报交流。

卫国和丰国的主将因为唐国并没有出现他们预料中的动作,所以和燕国的郝黔一样有些沉不住气了。英无风作为监军也是时刻关注着唐军的动向,而领兵的主将也很给英无风面子,不但所有探马察看到的消息也都送一份让他过目,偶尔遇到重要情况还亲自过来同他商议后再做决策。

在占领汾水关的第二十四天,英无风他们终于得到了唐国的皇帝换人的消息了。这个消息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一个年轻的君主要比一个老谋深算的皇帝好对付,而且在这个时候君权更迭很有可能造成唐国国内的局势动荡,这个好消息也从盟军丰国那里得到了证实。可面对如此好的消息英无风不但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而且还来了个大惊失色——因为他们四无公子心目中的师傅李良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唐国的相国了。

若是换成郝无忧、欧阳无双或是何无坪可能不至于像英无风这样,因为他们虽然也认为‘师傅’的才学非常人能比,但毕竟没有像英无风是完全靠着李良的主意从微末小吏之子一跃成为当朝重臣的。而且凭他们在唐国的所见所闻,唐国朝局一直长久稳定的基础在于权力的分散和皇帝、王爷、国公、六部公卿这四大派系的相互钳制。他们三个绝对会认为李良即便是当上了相国这个听起来很威风的官职就可以完全左右唐国的局势,但英无风不一样啊!深有体会的他完全相信李良有办法整合唐国的各派势力,尤其是现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英无风甚至敢断言,如果不是有燕、卫、丰三国的入侵,李良想要主理唐国的朝政要比现在困难的多。

得到‘师傅’李良出任相国后,英无风就预感到这次燕、卫、丰三国的行动危险了,特别是唐国面对大敌入侵而没有按照他们预先所想采取行动后,英无风的这种预感就更强烈了。

左思右想之后,英无风决定向主帅建议应该变被动为主动,联络其他两国把坐等唐国出兵变成以攻城掠地的方式逼迫唐军交战。而这个变被动为主动的理念,正是当初李良通过围棋教给他们的,这才叫学生会了反打师傅。

在说服了主帅后,英无风还做了两件事,一是向皇太子请旨,必要时刻为了保存卫国的实力应当允许卫军主动脱离战场撤回国内;另外一件事就是将李良的动向通过私人书信通知昔日鹤院的故友同窗也是今日的盟友,希望通过他们来提醒各方主帅对李良的重视。

燕国的欧阳无双收到的是两封信,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