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5/7)
他们表面上摆出一副很有优越感的态度,实际上内心惧怕自己的普通平凡会被他人视为“没有比别人优秀”。
摆脱虚荣心
人只要放下虚荣心,选择一种踏踏实实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就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不会受到他人影响。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先做到:用现实中的自己代替活在可能性中的自己,接受现在的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如果你能接受这种性格,那么你就已经不是从前的你了。
不迎合别人,不介意别人的评价,这的确是一个大变化。然而,如果只是这一个变化,那么就等于没有变化。我们提倡不迎合别人、不介意别人的评价、不成为别人所期待的人(即可以保持“原生态”的自己),这并不等于提倡“放任不管”。有的人听到别人说“做你自己就好”,就误解其含义。举个例子,阿德勒说,有一类孩子认为自己是个特殊的存在,自己的存在本身就已经为这个世界带来了重大意义。
“如果把孩子宠坏,让他变成了关注之焦点,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认为,自己是个特殊而重要的存在,不需要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而做出努力。”[《有关人生之意义的心理学(下)》]
这些被大人们惯坏的孩子,始终是“受人瞩目”的“特殊存在”。千万别误会,我们所说的“保持原生态”可不是指这个。我们需要付出“努力,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
保持原生态的另一个含义,是从存在层面上说的。对父母来讲,孩子不用做什么特别的事,成绩好与不好、健康与否、有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这些都无关紧要。孩子的存在本身,就已足以让父母感到开心。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如果发现父母看到的不是现实中的自己、而是他们理想化的自己,就会失落受伤。他们一开始会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努力变成特别优秀的人,当这个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时,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努力变得最差最坏。性格积极主动的孩子会惹出各种问题来,性格消极的孩子则拒绝上学或患上神经症障碍。希望父母告诉孩子,“不用做这些极端的行为,只要做自己就好”。
娇宠
我们从虚荣心的分析开始,谈到了受宠孩子的问题。这不是偶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阿德勒举的一个女性的例子吧。(‘Das Todesproblem in der Neurose’)
她是一个女教师,三十岁、结婚只有六个月。因为经济不景气,失去了教师的职位。老公也没有工作。为了生活,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去找了一个坐办公室的事务职。每天都会乘坐地铁去公司上班。
有一天,她在公司,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要是不立即站起来,就会死去。公司同事把她送回了家,回到家,她的症状就消失了。但是后来,每次乘坐地铁,她都会产生幻觉感觉自己要死去。工作,自然是没能继续下去。
我们能从这个例子中看出什么呢?阿德勒分析。
“她一定是一个虚荣心很强、自恋、自我意识(自尊心)过强的人,缺乏共同体感觉和活动性。”
这些也是被宠坏的孩子们身上常见的生活方式。请大家注意阿德勒指出的一点——她具有“虚荣心”。她作为一名教师,带着很强的虚荣心、自恋、自尊心,即使是受生活所迫,不得已选了一个文职,但在内心深处依然无法忍受自己当一名普通的文员。她觉得这份工作“贬低了她的价值和地位,让她变成了一个loser”。至于共同体感觉、活动性的含义,阿德勒在后面做了说明。
至于阿德勒的分析是否正确,我们需要根据她的生长环境和家教等事实来论证。
她是家中三兄妹中的老二。老大是姐姐,老三是弟弟。通常,兄弟姐妹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