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邀请三大首相(1/4)
第347章邀请三大首相
随着唐州向奕匡下了措辞极度严厉的通牒,唐州的移民事务终于开始变得轻松了起来。尤其是在光棍儿们渴望无比的女人方面,也终于获得了突破……老百姓们直接送闺女来是不现实的,但举家迁移,或者像刘通福原先干的那样,直接“买”,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要知道,大清国每年都有不知道多少老百姓卖儿卖女,这里面有年纪小的,但符合婚嫁年龄的也有很多,虽然这在整个人市上比例并不大,但偌大的大清国,满足一个小小的唐州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而唐州的移民顺利,清廷的许多人也是看得眉开眼笑。五千万美元呢,如此巨款,大清国多久没见过了?这些年,大家伙可从来都是只见出,没见进,难得有此一番美事儿临头。当然,也有不少顽固派认为这样“纵容”唐州实在是有失大清尊严。想它堂堂大清,天朝上国,居然为了一点儿钱而“买卖人口”,这要是让列祖列宗知道了,情何以堪?而这些反对派中,尤以一向脑筋开放的李鸿章和帝师翁同龢为首。不过两人反对的理由又差别极大。翁同龢跟那些坚守天朝上国想法的顽固派们想得差不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太丢人;而李鸿章则认为唐州虽然远在海外,但其发展极快,老头担心,大家都是中国人,万一这伙子不安份的家伙获得了平稳的发展,再想着回头图谋大清……那绝对是比这众多的洋夷列强加在一起还要可怕。可惜,俩老头虽然都是朝中重臣,李鸿章更是实权在握,却抵敌不过唐州撒出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在奕匡的努力下,大清国最高层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几乎都瞪着红通通的眼珠子等着发财,谁还理会什么危机不危机,以后不以后?有钱在手,就算大清不行了,大家伙儿照样能做富家翁。说到底,爹亲娘亲朝廷亲,不如手里的钞票亲。人啊,还是得实际一点儿才行。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满清贵胄支持的唐州在大量移民的同时,还在清廷内部贯彻了自己的计划:终于回国的清廷远征军被分为四部,除刘永福被美国雇佣,前往菲律宾助阵美军剿灭当地不听话的起义军之外,剩余三部,荣禄带着一部分回到了北京,开始组建禁卫军;丁汝昌带一部前往徐州,并以之为根底组建淮军新军;而袁世凯,也如郭金章等人所愿的被派往奉天,担任奉天巡阅使,并在当地编练新军。
就这样,为了支持袁世凯,同时也为了防备北方的俄罗斯,唐州开始在东北进行大面积的投资。仅仅1889年一年,唐州就在东北投入了将近五百万美元,这在大清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但因为有南满铁路为幌子,加之袁世凯极会做人,经常性的跟荣禄通信,向之表示自己的忠诚,同时在信中表示对唐州对东北大量投资的不安,反倒更加得清廷信任,地位渐稳。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又按照唐州方面的设想,将对付北方沙俄的威胁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他先是通过种种权谋手段,获得了在东北地区进行军事部署的权力,然后便开始大面积的建设各种永备的国防工事,设置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地带,同时,对手里正在编练的奉天驻军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使之成为一支强大的精锐,足以应付任何来犯之敌的战略预备队……另外,他做出了一副支持友军的姿态,大量支援黑龙江和吉林的驻军,以各种手段提升其战斗力,使得东北的防御力量在一步步中稳定增长。
而在增强军事力量的同时,身为奉天巡阅使,袁世凯又向清廷建议,组建农垦兵团,利用来自唐州的投资,大面积的发展东北的农业。这一提议获得了荣禄和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于是,很快,一支由清廷皇室成员所指挥的建设兵团便提上了日程。只是,虽然是为了增强朝廷的力量而使用了更加安全的皇室成员,可清廷已经基本没有可用之才,皇室更是如此。而建设兵团不仅要深入东北北部开发荒地,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军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