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92章新的形势(2/3)

,其方式就是把他们逐出官场,逐出仕林,终身不得录用,子子孙孙不得入仕。

如此强硬的镇压政策,可是令这些是乡绅和士林官员们十分的震惊,十分的害怕,今日的皇帝,掌握的不单只是金钱权力,而且还有极强的舆论导向权,他已经达到了把黑说成白,把白说成黑的地步。

官员们想反抗他的政策,反对他的做法,这是很难的了。

要知道即使是万历皇帝时代,官员们想要对抗皇帝也不能直接对抗,只是挑逗百姓起来闹事,让百姓来对付皇帝,现在好了,现在的百姓一般都读报纸识字,民智也都得到了极大的启发,他们都知道皇帝主旨是向当官的收税,向百姓减税,在这样子的情况之下,谁还那么傻听当官的叫唤出去闹事?

这些当官的和乡绅们挑动不了百姓们去闹事,他们就没有办法了,只好自己出手,结果他们自己跳了出来,面对的可是皇帝无情的大棒。

皇室一直都在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他们一直也在收权,经过这些年的收权,他们已经逐步的掌握了最终的权利。

皇帝主要是把权力放在了军机处、兵部、内阁等等,而且他也学习了南洋帝国成立国会的做法,把权力进一步的进行分散,这种方式完全的打破了仕林读书人和文官掌握一切权力的局面,打破了他们一家独大的局面。

改变了这种局面以后,皇帝他也都在逐步的改变朝廷的用人方式,以前朝廷的用人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通过读书,进士出生。

非进士出生,不得美官,已经成为了大明朝廷的规则,但是天启皇帝朱由校他正在逐步改变的这一种方式。

进士出生还是朝廷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但是他同样也会通过地方推举或者是国子监提拔的方式获得人才。

而且天启皇帝因为军方的势力崛起,也都在军方调入了不少的人才,担任文职,比如说现任的兵部尚书马祥麟,就是一个有现役军官转过来的。

马祥麟他自从调入了兵部以后,一直就在兵部里面办事,通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坐上了兵部一把手的位置。

他也可以说是大明300多年以来首位是由地方土司担任的兵部尚书,当然他也辞去了土司的位置,在朝廷一直当官。

更值得一提的,那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他打破了大明自从正统以后,非翰林学士不得担任内阁重臣的惯例。

现任的四位内阁重臣,其中有两位不是翰林学院出身的,甚至有一位是直接是由军队里面进行提拔的(毛文龙),他们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方式,令内阁之中更加的多元化,阁臣更加的有能力。

以前的以前的内阁辅臣,一般都是以清贵为主,但是在天启皇帝执政期间,清贵的官员可是得不到他的认可和重用,他始终认为官员过于清贵就意味着他的执政能力相当的差或者说是没有执政能力,既然没有这样的能力,又如何辅助皇帝呢?眼高手低又如何能够为皇帝匡扶天下呢?

所以他才会一意孤行,打破了非词臣不得出任内阁辅臣的做法。

所以说这些做法如果是他一开始这么搞的话,肯定会引来极其强烈的反对,但是他只是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徐徐而图之,这就令他们如愿以偿的达成了自己的计划。

而且朱由校他也在不断的努力中,他让大明军队的控制权更加的分散,像以前无论是兵部还是内阁对于军队都有指导权的,但是自从军机处出来以后,军机处也都开始掌兵了,现在的局面就是内阁、兵部、军机处都有资格掌兵,甚至就连他最近成立的国防部,对于军队也都有领导权,这就进一步分散了大臣们的权利,他们之间是相互牵制,相互依赖的。

这一种做法的出现让大明军队更有了效率,大明的军队也有天启元年的43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