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章新帝登基(2/3)

道一点,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谁不关心自己在这一届朝廷中的位置?

这个泰昌帝在借国葬之机,在借大臣们前来吊唁之机,频频的接触大臣、各地将军抚督,以争取他们的支持。

泰昌登基后向大臣们许诺,停止征收矿税,撤回派往各地的内监,选拔补上各种废官,发内帑白银一百九十万两来救济九边之民,补发辽东前线将士的军饷等,很快就获得了所有大臣们的支持。

这个朱由校和弟弟朱由检必须跪在灵柩前,与前来吊唁的文武大臣回礼,而米柱则是没有这个资格,守在殿外等侯,难得的是李翰林也陪在一起,作为詹事府的日讲官,成为了这个詹事府的核心人物,他正在为这詹事府的添砖加瓦作努力,不过他也知道,论信任程度,他是远不如米柱,许多事上,他们是商量着来。

在用人方面,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尽量少用这个东林党和浙党、楚党的人。

有句话叫一入龙门,身价百倍,由太孙升为太子,立马由冷灶变热灶,大家抢着来烧,早在几天之前,就有这锦衣卫东城千户许显纯前来巴结,现在这堂堂锦衣指使使骆思恭也来了。

说起来这骆思恭与米柱颇有渊源,大家同是锦衣卫世家,这个李进忠就是通过骆思恭做媒,把如花嫁给米柱的。

这个骆思恭正在与李进忠在殿外门下闲聊。米柱上前深深一揖:“见过骆大人。”

这个面容冷酷,双目如鹰的骆思恭捊胡子点头:“好一个锦衣卫后起之秀。”

这锦衣卫许多是世袭的,这锦衣卫世家有的是,别的不说,当今内阁首辅方从哲就是锦衣卫世家出身,这个米柱,因为他所处的位置的特殊性,让这骆思恭另眼相看。

骆思恭是万历朝张居正时代的指挥使刘守有后的第一位指挥使,刘守有是名臣子弟,出身好,但依附当时东厂太监张鲸,万历十六年十一月,因御史弹劾被罢免。

之后锦衣卫没有主官。万历十九年正月癸卯,以锦衣卫都指挥同知许茂橓掌本卫堂上印,万历二十三年八月戊辰,宋金为锦衣卫掌印管事。万历二十三年九月庚午,以锦衣卫堂上佥书王之祯为锦衣卫提督。万历四十一年,锦衣卫左都督王之祯革任,骆思恭以都指挥佥事,佥书管事锦衣卫,开始成为锦衣卫主官。

这个万历皇帝奇葩的地方在于,官员走了或辞退了绝不挽留,连内阁和六部都如此,这锦衣卫就更不用说了,这个骆思恭掌管锦衣卫,成为锦衣卫最高领导人时,只是锦衣卫同知。

这其实是熬资历,熬到别人都死了,去职了,自然是媳妇熬成婆了,至于这指挥使、左都督的官衔及薪水,就看你有没有能力从皇帝嘴里挖肉吃,这活儿要干,帽子银子没有,你不想干自然有人想干。

这指挥使一职空缺了三十一年之久,直至辽东乱起,事态逐渐失控,这才赏了这位子给骆思恭,也有找一个背黑锅的意思。

米柱道:“愧不敢当呀!”

骆思恭道:“本官喜欢你的诗,小伙子!好好干,为咱锦衣卫争光。”

米柱道:“谨遵大人教导。”这骆思恭是三品大员,但是他的后台不强,还真是成不了事。

骆思恭与方从哲互为奥援,只是方从哲名为首辅,都是首鼠两端之辈,自从儿子出事后,威信大跌,越发胆小怕事,前朝历代令大臣们闻风丧胆的锦衣卫,现在只是但求御史言官们少骂些。

骆思恭是知道自己的问题,没有圣眷,做事难以展开手脚,眼前这位则不同,太子近臣,以圣眷起家,宫内又有人。

现在万历皇帝大行,宫内权力重新洗牌,所有的权力归于泰昌帝,泰昌帝后宫最得宠者,当是李选侍,这李选侍一如万历的郑贵妃,己经有小道消息,这个泰昌帝将封这个李选侍为贵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