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章 和二房看齐(2/4)

她说,当家的便装了半袋粮食、半袋红薯、半袋土豆,在一个夜里和她送往娘家,那一刻,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木菊香没嫁错人!

是的,她木菊香没有嫁错人,明明粮食在这饥荒年里珍贵无比,可当家的在大队分粮后,二话不说,便给她娘家送粮食救命。

上岸村是她娘家居住的村落名儿,距离大梨树村外那条河有十多里地,根本引不到河水灌溉,因此,靠近河岸左右的村落通过河水灌溉农田,有了粮食下锅,她娘家居住的上岸村,以及上岸村附近的村落,依旧处于饥荒状态。

半袋粮食、半袋红薯、半袋土豆,可以说救了她爹娘和俩弟弟,让他们等到了救济粮下来,现在,当家的竟然还把二房送来的野物,分出二斤肉让她送回娘家,说真得,她很意外,却又不太意外。

很意外,是当家的一张嘴就说割二斤狍子肉给她娘家;不太意外,是以她对当家的了解,当家的不说把野鸡、或者野兔让她送娘家,但肯定会从那十来斤狍子肉上阁下半斤,或者一斤给她娘家送过去。

不成想,她还是低估了当家的大方程度,开口就要割二斤狍子肉……

“二哥给的狍子肉不少。”江和知道媳妇要说什么,但他没多言,只是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却依然令木菊香动容得擦了擦眼角。

“翻过年学庆七岁,到下半年,送他上小学,冬玲和学庆差一岁,后年也送去上学。”

这话题转得太快,木菊香怔愣好一会,方回过神,她说:“学庆是男孩子是要读书的,冬玲……冬玲以后跟着学庆认字……”

江和皱眉,出言截断:“听你这话里的意思,是不打算送冬玲读书?”

没想着要木菊香作答,江和脸色黑沉,直言:“想想二哥二嫂,想想夏夏,你觉得你有啥理由不让冬玲上学?我给你说,儿子闺女在我这都一样。”

“何况我是打定主意跟着二哥的脚步走,既然二哥眼睛都不在一下,就把夏夏送村小读书,我江和自然不能落后。再说了,夏夏读书一点都不比学谨他们差,”

“七岁就上了四年级,前时还去京市参加那啥活动,家里光奖状就贴了好几张,这才半学期,夏夏脑瓜子聪明,便已经传得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你说说,你可羡慕二嫂有夏夏这么个闺女?”

他二哥二嫂就是会生崽子,五个崽儿没一个笨的,可他家仨崽子,就他观察,还真没看出哪个是读书的料儿,不过,眼下不急,等仨崽子都上了学,慢慢的应该能看得出来。

“羡慕有啥用啊?!咱家冬玲能有夏夏那样的脑子?”

木菊香不是重男轻女,是她从心里觉得书不好读,哪怕是男娃娃,能真把书读成的,在他们农村也是少之又少,不说旁的村有没有出姐大学生,就大梨树和她娘家的上岸村,解放后到现在,她反正没听说谁家儿女有考上大学的。

好叭,别说考上大学,就是能考上高中,读到高中毕业的,也没两个。

“有没有先不说,等冬玲上学后再看,她要是有能耐一级一级读下去,咱就供下去,要是她自个读不进去,用不着咱们说啥,”

“她自个都得提出退学。冬艳一样,反正咱家孩子必须得向二哥家的看齐,书必须读,至于读好读坏,读不读得下去,全看学庆他们兄妹自个。”

“你心气倒是大,可这上学要花不少钱呢,学庆和冬梅就差一岁,冬艳也快四岁了,等他们全读上了学,每年光学费就得掏不少。”

“该掏多少就掏多少,书一定得读。”

江和一字一句说着,见他态度坚决,木菊香嘴角动了动,半晌没做声。

“你别学大嫂三嫂那样,只知道让闺女帮家里做活,到地里挣工分,你说着一个个大字不识,日后找婆家能找到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