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章 南洋瘴气(1/3)
南阳的军队有一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旅,这是主力,骑兵旅组建不到一年的时间,战斗力可想而知。其他的就是建设兵团的战士和各地基干民兵,这些人就是一伙农夫,谈不上战斗力,想要守住南阳都很勉强。你让他们去援助你们,派多少人合适?派少了就是送菜,派多了弹药粮草的运输怎么解决?而且司州豫州都是一马平川,骑战是他们的强项,你让不到一万的骑兵旅、一万步兵去和石生的几万骑兵拼杀?那是兵败无疑的。
还有,襄阳搞摊丁入亩改革,那些世家和宗族势力对于襄阳新政府的态度是仇视的,他们不甘心自己失去的一切,只是因为现在被刘家军强大的武力所威慑,不敢出头而已。如果刘家军在司州战败,石生乘势而下兵犯南阳,刘家如何抵挡?接下来荆州全局震动,各大士族蜂拥而起,那时候就无力回天了。
钱凤一席话说得郭诵脸上**辣的,手心冒出一片冷汗,心头像是有千万只蚂蚁爬过。这些本来是自己应该想到的,可是因为仇恨和愤怒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想起自己对桓伯的生硬态度,心里更是羞愧难当。自己还曾经想过让桓伯支持自己组建一支部队杀回荥阳,真是不自量力啊。
钱凤看着郭诵痛苦的脸,心里也叹了一口气,家破人亡的滋味真不好受,因为自己追随王敦起兵,家里的族人受人排挤,度日如年,是我害了乡亲们啊。当然,钱凤还有更深的见地没有对郭诵说:为什么要出兵帮你们?你们就是一群武装割据势力,帮助你们有什么好处?到时候尾大不掉就不好收拾了。刘家要把一切势力都拉入到自己体系中来整编,对于不服从管辖的坚决镇压。
钱凤琢磨着这襄阳似乎还有一层考量:不想引起刘曜和石勒的注意,闷声发财,苦炼内功,等到两家倾全国之力生死决战的时候再出手收渔翁之利,岂不妙哉!
钱凤的到来出乎大家的意料,这王敦怎么突然不行了?听说建康的司马绍也病重不起,有十来天没上朝了。对于突然出现的变故,襄阳这些大佬又召开常务会议商量对策。
刘丹对于司马绍、王敦同时病倒非常意外,历史车轮的惯性太大了,又要回归原来的轨迹?只是加了刘丹这个异数,东晋这辆破车不知道将来会驶向何方。
钱凤来到襄阳,进驻客栈的时候登记的是实名,所以府衙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大家不知道他来这里干什么。不过既然实名登记,肯定没有恶意。接着钱凤和郭诵勾搭上了,没想到钱凤居然说服了郭诵进襄阳军政学院学习,真是出乎意料,桓宣心上的这桩事情总算放下了,虽然襄阳确实有自己的困难没有出兵,但是李矩之死还是让桓宣深感愧疚,安顿好李矩和部下的亲属,桓宣也能心安一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郭诵这帮人在北方和两赵周旋交战,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正是刘家军急需的。桓宣就怕郭诵一气之下带着族人跑到建康,那就毁了,司马氏这艘船已经漏水,自身难保,上去就断了前程。
钱凤带来了王敦提出的条件,交出江州,裂土为王,王含为湘州王,保留军队。这是漫天要价,襄阳这些大佬可不鸟他们这一套,不过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钱凤把王敦的底线和王含的态度全部兜出来了,而且表现出向襄阳积极的靠拢的姿态,他想弃暗投明了。
桓宣曾经在王含的帐下任参军,对王含很了解:“王含凶暴贪鄙,目光短浅,可不容易放弃啊。他还想拥兵自重,交出江州是想让刘家军和建康直接对上,他打的是如意算盘。在宁州割一块土地让他做个王爷,肯定会引起宁州震动,到时候成汉出兵南下,又是一场乱战,当然不行。”
大家看着地图,左右为难,想找一块地安顿王含可真不容易。
刘丹指着交州以南的占城国,道:“让王含去占城国,他想要称王也好,想要保留军队也好,甚至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