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宁远 四(1/2)

朱梅将信将疑的瞅了二人一眼,一拱手,算是致歉。

戚辽笑道:“朱军门秉公执法,实乃宁远之福,末将敬之不及,岂敢受之大礼!”说完,又朝朱梅一躬,倒让后者不好意思起来。

“不知戚将军此来宁远,所为何事啊?”袁崇焕问道。

在来府衙的路上,戚辽一直在想,应该如何面对袁崇焕。按理,他们是故交,虽然年岁官职相距甚远,可戚辽完全能够用锦衣卫的身份与他进行一次密谈。可戚辽觉得这样不妥——如果他是悄然进城,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密谈自然不成问题;可他们是大张旗鼓的闯进来的,为了证明不是奸细,也亮出了锦衣卫的身份。如此一来,宁远城上上下下就都知道了他们来到的消息,守城将士也都会想,朝廷派人来宁远到底是为了什么事?难道只是为了查看宁远城是否能够坚守,暗中告诉袁崇焕,朝廷决定查办高第,让他安心守城吗?这些确实是理由,可决计拿不上台面,换句话说,这些内容只能密谈,而不能公之于众;只能私底下跟袁崇焕谈,而不能摆到府衙去说。那么,戚辽又如何解释此来宁远的目的呢?

戚辽觉得有些好笑,既然公务成了不上台面的东西,那就把“私心”拿出来说事!

他决定冒一次险。

“戚辽此来,所为有二!”戚辽清了清嗓子,停顿了下,把腹稿又过了一遍。

“但说无妨!”袁崇焕正色而坐,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表情。

“其一,”戚辽环视众人,道,“眼下朝廷对守卫关外之策政见不一:有人主张放弃关外、退保山海关,集中兵力拱卫京师;有人主张坚守辽西,使敌难以长驱直入威胁燕赵腹地。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前者,自然以辽东经略高第为首……”

“孬种一个,有甚好说!”一旁满桂嘟囔了一句。

袁崇焕拿眼角扫了他一记,满桂便不再说话了。

戚辽没有点后者的名,人人都知道他所指的就是袁崇焕,于是继续道:“而今大凌河、锦州、松山、杏山、塔山等地皆以撤退,七百里辽西,唯有宁远和前屯坚守不退。朝廷派我来此,正是要看看关外情势,顺便问袁大人和诸位将军一句,是否愿意死守宁远,是否愿意与鞑子决一死战!而今,这一切自不必说了,宁远大战,毙敌无数,堪称我大明与建虏交战以来之首胜;宁远将士,血战无畏,亦是我大明边军之楷模!末将在此恭贺袁大人与诸位将军,为我大明立下万世不朽之功勋;末将回朝,定当禀明圣上,为我宁远将士请功!荡平建虏,复我河山,就从这宁远城开始!”

戚辽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让在座的宁远众将纷纷叫好——如果能由锦衣卫直接上奏,那么他们在宁远之战中所立下的战功,就不怕被辽东巡抚、经略衙门的各级官员瓜分去一块了。

然而戚辽的一番话却没有让袁崇焕露出过多的惊喜。笑容,在袁崇焕脸上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冰冷的发问:“敢问戚将军,那第二条,又是为何?”

戚辽笑了笑,等大堂里安静下来,才道:“若宁远将士以为这一仗就此完结,可以放心向朝廷去请功,那便大错特错,更会惹来杀身之祸!”

“此话怎讲?”满桂抢着问道。

袁崇焕眼中掠过一丝不快,眼角余光所对的,正是满桂。而这个小小的细节,只被戚辽发觉了。

戚辽道:“鞑子攻城三日,死伤无数,加之努尔哈赤为炮火所伤,军心不稳,断然无力再对宁远发起猛攻!”

袁崇焕眼中一亮,问道:“你是说,老贼酋受伤了?”

“正是!”戚辽道,“依老奴秉性,打不下宁远,便是奇耻大辱,决不会就此罢手;而宁远城坚炮炮利,军民矢志一心,急切之中又难得手——”戚辽顿了顿,见众人脸上均露出认同且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