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八章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1/2)
方郗没说出口的是,他担心李清派出的人因轻视乞儿而行事简单粗暴,致乞儿身陷危险。
方郗不想看到有些人的性命因所谓大局被随意牺牲,哪怕此时他们已低入尘埃,命如草芥。
不是圣母,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况且,此事并不易为,不是普遍撒网,重点普捞即可,而要先行询问、筛选,画出大致范围和目标,再进行跟踪和监视。
几人继续商议一番后,当晚,狼牙卫们奔往榆县辖下的各个镇子,方郗身边的几支护卫队,队员大都是孤儿出身,他们在无枝可依的年少时期都是那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小乞儿,将心比心,自然知晓如何行事才能让那些对人性失去基本信任的乞儿们放下戒心与其配合,在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同时达到目的。
当然,或许用银子和衣食也可以驱使,但主动和被动所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
因议事的太晚,李清便也夜宿庄子。
翌日一大早,两人没去打扰仍在睡觉中的方郗,自觉的用完早膳,出门一左一右,苦兮兮的干活儿去了,李清回了大营,陈柏升带着游十七前往县城。
陈柏升具备很强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情商高,形象又敦厚,极容易被人信任和接受,所以方郗很是放心的让他独自办这活儿,此为其一。
其二,自金沙城后,大宗师杨江之名天下皆知,而方郗也引起各方势力的重视,他在明面上的资料和画像早就放在某些人的案桌上,此次他来榆县的行迹并未隐藏,大概已落在有心人的眼里,为防万一,还是分头行动的好,方郗自己就留着做饵吧,或许还能吸引一波关注,钓获几条小鱼也不定。
接连在城里晚悠了两天,却是没人理他,慢说是鱼儿,就是小虾苗也没瞅到,被得意的不行的陈柏升笑话了半天,他那里进展相当顺利,目标大致确定下来,正在按计划进行当中。
方郗懒得搭理他,第二天就改道寻幽探古去了。
……
……
榆县县城城郊,大营另一侧的小山,清风岗。
山不在高,有观则名。
清风岗上清风观,清风观是一间小道观,只有一道士和一道童,但据说此观是榆县中最有灵气的地方,在榆县颇负盛名。
此盛名不只是因其灵气扬名,同时扬名的还有观主那怪异的脾性,一不接待信众,二不卖符篆,三不接收功德钱,更别说是给人做法事,连山都难得几回下。
世人知其名,难见其踪,故而,清风观名虽盛,香火却是稀少。
辰末,方郗踩着阳光,与杨江一同行走在两旁开满红的、白的、黄的……色彩缤纷,似锦繁花的青石小路上。
路的尽头,就是那座清风观。与大多数红墙绿瓦的道观不同,白墙黑瓦的清风观,融进在夏季斑斓浓丽的色调里,如画中的留白,纯粹干净,且带着几分道家超然于物外的意境。
方郗感叹道:“盛名之下必有其实,这里果然有令人称道之处!”
观门外,一个在戴着竹笠蹲在地上打理菜田的人听见声音,抬头站了起来,这是一个中年汉子,未穿道袍,身形消瘦,脸色有些青黄,似乎大病未愈。看到方郗和杨江两人,他神情有些儿讶异,榆县民众皆知晓清风观不招待信众和游人,故而除了师傅的故友偶尔来访外,这里少有外人踏足。
眼前之人非同寻常,中年汉子看不到底,有心撵人,又担心给师父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没注意到杨江瞥见他之后,眼里一闪而过的异色。
踌躇之后,中年汉子正要开口,便听见身后传来观门被打开时的咯吱声,转身望去,见自家师父大步走出观门。
“师父……”中年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