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5章 展才干备受上下青睐(2/4)

永成就有被解脱的可能。他根据现场判断,苏树明、尹振友都发了信号,事故责任在苏树明本人,但是他自己提不出他二人发信号的证据。

李洪陵的观点一亮,在安装队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李洪陵在关键时刻背弃朋友(他与苏树明配合工作时间长,也算是工作中的朋友)包庇坏人,特别是苏树明的8位老乡,甚至于对李洪陵进行了人身攻击。

李洪陵认为无论面对坏人还是好人,都不能昧着良心、歪着嘴说假话,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无论多少人使用多么大的压力,他都坚持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事故刚开始调查时,盛东兴队长、李广瑞老师、丁原密及众家弟兄,也认为崔永成很坏,有私自开动卷扬机的可能。李洪陵反复解释自己的观点后,他们相信李的说法准确,至此又惹起了一场争论。

最后安装队党委决定成立了六人调查小组,由丁原密和李洪陵代表起重队,两位政工干部代表安装队,石文荣、孙希恒代表苏树明的老乡。六人调查小组推荐李洪陵为记录人,调查小组对已经回临沭县乡下的22位民工逐一进行调查取证。调查结果是,13位民工证明尹振友、苏树明、李洪陵都发了信号后起动的卷扬机,没有崔永成的责任,9位民工说没看清楚。

这样他们六位统一认定了13位证明人的说法可信。

大家推荐李洪陵写了调查报告。

没想到的是,有些人竟然怀疑起六人对事故的调查不负责任,有包庇坏人的嫌疑。这样李洪陵又把发生事故的现场画成图,并且利用实物摆出现场原样,召集有关内行人士进行分析,这样又有一大部分人认定,是苏树明本人粗心大意,错发了起动信号,致使尹振友向开卷扬机的发了起动信号。最后在充分的证据面前,尹振友承认可能发了信号,苏树明承认自己错发了信号。

鉴于这样复杂的取证调查及人们争论、怀疑的极端情绪,李洪代表调查小组写出了详尽的调查报告,所有调查人、被调查人、参与人都签字画押,形成了无可挑剔的事故责任落实报告。

一场有关事故责任人的争论,在群众中基本平息了。

没想到的是,李洪陵对落实事故责任的态度及书写调查报告的思路和文笔,得到了水利厅、安装队领导们的高度赞赏,给予良好评价,从而使他成为领导眼中的名人。

1976年夏季,起重队在临沂大沙河与沭河交汇处的道口堡学习休整,一天接到求援声,原来两辆拖拉机、三个人在桥上被突然来水冲入河中,起重队的青年弟兄们闻讯赶到河边。

李洪陵第一个下水救人捞车,随后又下去三个弟兄,他们在水中摸人长达3个小时,在救人无望的情况下,捞上了两辆拖拉机。

半月后,从东北向南方换防的一支部队,又在这座桥上突然被洪水冲击,三辆军用汽车及所载的物资被冲入水中,李洪陵又一次下水捞车,在水中泡了3个多小时,帮助部队捞上了三部汽车。事后地方、军队都给安装队送了锦旗,表示感谢和表扬,此事在水利厅及安装队的领导中也印象良好,多次对他们下水抢险的几个人通报表扬。

1977年春季,李洪陵在一次政治活动大会上的发言,产生了良好且强烈的反响,受到与会职工干部的赞赏,从而引起安装队领导的高度重视。

1977年春季,李广瑞队长带队到博山的太和水库参与节制闸的施工,副队长苏华善、统计员张忠水、李洪陵等24位职工随行。他们在工地的具体任务先是负责滑行模板的组装和移位,后负责吊装。

他们一到工地,就发现工地上不仅存在着严重的软散懒现象,而且其它一些不良风气也蔓延成灾。一部分从建设兵团调进安装队的青年人,还存在政治高于一切的极左思想,热衷搞政治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