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猪圈的玉石(1/2)

一路奔波,加上一直蜷缩着身体,睡的死死的,到了这会他才发现,炉灶里火烧的太猛,厚厚的炕席都烧着了。

几个面目憨厚的工人目无表情的坐在炕沿上,刘大年脸色比黑乎乎的脚丫子都难看,脖颈子憋着气,一鼓一鼓的,表情急剧的变化着,看起来异常吓人:“小子,你,你,这是想害人呢,烧死我们,你跑苏联去啊,信不信……”

这个山村汉子急了,心里有,可说不出来,只能往最严肃的事上说了。

这个施工队,清一色的民兵,门后放着一排洋枪,白天伐木、捕鱼、种地,同时承担着几百米外黑龙江的放哨任务,去年还抓住了一个苏联“敌特”,后来虽然调查清楚了,那个家伙是醉酒游过来的,因为这事,县边防委奖励的奖状还挂在墙上呢。

为此,施工队的每个人得了个军用水壶,人人像宝贝似得珍藏着。

方红剑一直迷迷糊糊的,这会终于想的差不多了,正绞尽脑汁的想解释呢,杨峰对着他的胳膊很自然的举起来了,挠着头,冲着刘大年一个劲的眨眼:这家伙就这么个人,三天两头的惹祸。

“混小子,你……”刘大年钵大的拳头攥起来了,在方红剑眼前一捺远的地方晃了几下,咆哮如雷的喊着。

这道目光,在方红剑看来,和二龙岗那头棕熊差不多,一股子暴力随时迸发。

刘大年浑身都是力气,当地著名的伐树能手,二百斤的麻袋扛着就走,说方红剑活捉了棕熊,他不光不信,还埋下了嫉妒的种子。

宽大漏风的房间里弥漫着动手冲突前特有的气息:掉针可闻,空气凝固了一般。

“方红剑,学习你不如我,当时在学校第一批入团没有你,在这种地方,同样你不行,顾阿姨在这里,谁都会给我面子的,在北京城你不行,在这地方,你同样……”杨峰微微仰头,脸上闪过了一丝嫉妒者特有的神色,心中充盈起一种鄙视的想法。

方红剑目不斜视的看着正前方,脑子里同样闪过了一个念头:“杨同学,你叫我睡在炕头上,你睡在炕梢上,你,你,你是故意的吧。”

他说的没错,睡在炕头上的最容易烫伤,在炕梢上你反而安全、舒服多了。

此刻,刘大年憨厚脸上越来越愤怒,方红剑拿起黄大衣,低着头朝外走,态度不卑不亢,静静的说:“我去猪圈。”

方红剑点上一堆火,裹了裹大衣,靠在猪圈角落里,缩着脖子。

他这要是换了别人,真就不知道咋样了。

冷,是自然的,风像刀子一样吹着脸,手只要露出来一会,马上变得猫咬着一般,可现在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事,准确说很多事叫他充满好奇心。

长长的猪圈里,分成了一个个猪栏,猪冻得蜷缩在封闭的土屋里,和他一样靠在柴草上,不远处的黑龙江对岸,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高大的楼房,成片成片的,明亮的灯光依稀可见,充满魔力一般。

从施工队这地方下了坡就是黑龙江岸边。这条冰封的界江宽窄不一,最宽的地方有两三千米,村南头距离对岸最近的地方才700多米,近在咫尺。

不得不说,方红剑有个爱思考的脑子,刚到了这里就感觉一切好奇,不光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事情,对岸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叫他感觉入迷。

“这猪圈里的玉石,要是运到北京城,其他地方也行,肯定比鸡毛换糖赚钱多了。”他缩了缩脖子想到。

他哥哥方红利本是国营工厂工人,假期去了南方,参与到了一伙“鸡毛换糖”的队伍中,成了全国第一批倒爷,赚了不少钱,结果被单位发现,按规定处理了。

糖果什么地方都有,弄这个不费事,老百姓都喜欢,很多人家哄孩子都叫着给糖吃,可鸡毛就不一样了,可以做羽绒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