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春风摩托(1/2)

“部长,别小瞧了我们,漠北村十七个万元户,就,就拉屎,不,不,拉您的那个王老实,家底至少一万一了。”牛四醉醺醺的说,一下子说走了嘴,说完了赶紧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

“基层农村工作非常复杂,也非常重要,你们是老典型了,来,老牛,干三个。”信部长大度的微笑着,冲着他举了举酒杯。

牛四从来没有过这种待遇,部长给敬酒呢,连想都没想,乐呵呵的就干了。

他靠在被褥上发出了重重的鼾声,还很负责的说:“部,部,长,方子那小子不错呢,就是能惹祸,老孟,五星烧酒,再上点。”

喝这样了,还惦记着上酒呢。

信誉披上大衣,轻轻推开门,站在门口,任凭清雪洒落在脸上,静静的看着冒着青烟的村落,一想起竟然藏着这么多万元户,丝毫没感觉天气寒冷,甚至有些微微的暖意。

这时候了,按说他应该找方红剑本人谈谈了,可目前来看,他还没准备这么做。

他信步走在大街上,走路靠着路边走,在夜幕掩护下,如果不是走近了,或者熟人,根本就看不出他是领导来。

循着隐约的欢笑声,他朝着村南头走去。

大石桥那,早就有人堆起了山包大小的雪堆,积雪压的结结实实的,有雪道有滑梯,走进了还能闻到一股子弄弄的香味。

李桂兰带着小十,娘俩正在空地上摆弄着烧烤,一串串鲜肉在明火上烤着,刚刚洒上去的孜然和芝麻,散发着异样、诱人的香味。

老信站在人群外面,慢慢看清了,人家这种经营非常有意思,旁边还有大火堆,里面放着很多土豆、玉米,小孩子们看着熟了就扒拉出来,抢着吃,不要钱。

在信誉眼里,这也太奢侈了,很多人吵着闹着买,连孩子都拿着十元的大钞。

能吃到这些东西,在县城的话也只能在溢香楼国营招待所里,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虽然刚才吃的东西不少,闻着香味,他竟然产生的一种和身份不匹配的想法:怎么没人请我吃点,新烤的肯定好吃。

当然,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马上就消失了,因为雪堆上的场景同样吸引人。

牛慧正在一群姑娘的簇拥下,驾驶着春风轻骑摩托朝雪堆上冲呢。

俗话说滑雪是白色鸦-片,雪地驾驶同样富有挑战性,容易上瘾,尤其初学着,一天不飞驰,心里就难受。

再看他们旁边,一群人围在一个半米多高的雪堆上,一台机器正嗡嗡的响。

里面是杨峰和侯三,还有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技术骨干。

这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春风轻骑摩托,样子有些奇怪,但听发动机动静不错呢。

一个破村子能作出这个来,实属不易,这里面既有李大明专家邮寄来的指导材料,还有几个钳工焊工铁匠的艰苦付出。

“别耷拉脑袋,咱差啥啊,老百姓咋了,方子说了,好的焊工能焊出针来,还能用它缝衣服。”侯三摸了摸一脸油渍的脸上,大声给大家鼓劲。

就是王老实拉信誉回来的那次,方红剑的哥哥方红利从北京邮寄来了发动机、车床。

这些东西都是要用电的,村里没电,好在边防排有发电机,给提供了几次电,弄的还算顺利。

“杨峰,前面那个坡你的冲过去,弄利索的,老实要买第一台呢。”侯三有些心虚的说。

别看他们极度上瘾的弄了好几天了,昼夜加班,用他们的话说,当年谈对象都没这么下功夫过。

杨峰头发叫电焊烧坏了好几个地方,侯三把机油当成酱油拌饭吃,呕吐了好几天,到现在一想这事还恶心呢。

无疑,他们从来没这么投入精力过,团结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