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司马光作后汉书注(2/3)
拓跋部还建立了北魏和北朝,差点将中国灭掉。这都是赶走北匈奴的后果,教训何等之惨痛。
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司马光也进行了仔细和详细的注解。如对于更始帝的记载,后汉书将他的事迹写在列传里,其实更始帝乃是前汉皇族,比刘秀与汉朝末代皇帝的血缘要近一些,但是将更始帝写的很是昏庸以显示刘秀的英明,我看也不一定符合事实。新莽政权虽然说是篡权,但是毕竟是事实上的朝廷,很有根基,想推翻她并不容易。事实上更始帝刘玄领导的绿林军竟然推翻了新莽的政权,可见他还是有一些本事的,只是后来跟赤眉军打仗吃了亏。况且,在刘玄和赤眉军战争胶着的时候,手握重兵的刘秀作为更始帝的手下却自己当了皇上,是更始帝妇人之仁还是刘秀英明或者是更始帝英明还是刘秀狡猾,总之这样说更始帝是不对的,当要说更始帝推翻新朝有功德,对付赤眉军有失误就符合事实了。
对于窦固,说他击败北匈奴主力,而不灭其国,说明窦固对于北方民族是有了解的。他不灭北匈奴,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国家,北匈奴还是有其地域影响力的,要是将他击走,其他胡人岂不是又是下一个北匈奴,只要将它击败,不让他来骚扰汉朝就行了。要是将北匈奴灭掉,北方的草原汉人是无法适应的,还是其他的游牧民族来占领,到时还要来骚扰汉朝,还是要从头打起,岂不是得不偿失?但是后汉书没有这么记载,倒是将窦宪写的神乎其神。
对于窦宪,说他击败并且将北匈奴赶走,又是燕然勒石,又是活捉多少敌人,其实与其说是汉朝胜,倒不如说汉朝的北方又将陷入混乱。窦宪是外戚,有人弹劾他有罪,他借打匈奴之机想立功赎罪,也想靠此一举成名。殊不知这样的战争要死多少人,只是为了自己赎罪,岂不是自私。而且在后世很多人还纪念他,特别是在燕然山勒石记功,让后世的野心家们羡慕不已。其实窦宪不考虑后果的将北匈奴击走,他自己不知道给后世的鲜卑兴起和各族内迁中国以机会,给五胡乱华以机会,汉朝的后人差点忘了国。汉击北匈奴,但是南匈奴的后人却灭了西晋,占了中原,此一得一失,孰轻孰重。用南匈奴对抗北匈奴,以为是棋高一着,难道南匈奴就不是外族,不是匈奴,他们的首领就不想灭汉朝了吗?鲜卑帮着打北匈奴难道他们就永远愿意臣服汉朝吗?北匈奴走,难道其他游牧民族就不想像北匈奴那样称霸草原了吗?对于北匈奴汉朝早已经将他打败,汉朝和北匈奴之间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但是还是发狠要将他灭掉,岂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北方的游牧民族那么多,不是北匈奴在中制约,汉朝能得罪起吗?司马光写道:不知后人是否能记住这个教训,赶走虎来了狼,不如于虎为伴,互不干扰,否则狼来了,自己不知道狼的习惯,还不如虎好伺候呢?
关于后汉的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司马光注到:外戚专权是因为后汉很多时候是幼主登基,太后重用娘家人,很多外戚是小皇帝的舅舅或者是舅公。这说明汉朝的太后很有问题,不知道吕后专权的事情吗?外戚专权能有什么好结果?还不是身死为别人笑?难道非要自己的娘家人来掌握政局吗?大臣们辛辛苦苦得干事不能重用吗?那些出自名门的纨绔子弟能掌握了朝政吗?那么多的孝廉和贤良方正那么有才华,却只能做一些小官,这些人受了委屈还能真正地为汉朝做事吗?试想没有本事,汉朝的朝政能打理好吗?不重用有才能之人国家能兴旺吗?不是自己骗自己吗?至于宦官专权,杀了舅舅又来找家奴为助,那么多大臣怎么就不重用呢?宦官多是没有文化,没有才华的残疾人,与正常的人的心理有区别,同情他们可以,但是将国事委托给他们,岂不是太儿戏?
说到镇压黄巾军起义,各地军阀都是镇压有功,当要封赏,不如趁势将天下改为夏商周的制度,封邦建国。汉朝的同姓王难道就不造反了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