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39章 六月(2/4)

典型。

首先是影片的选角。

当初迪斯尼向好莱坞的很多一线大咖都发出了邀请,只是,在西蒙的悄然干涉下,与丹妮莉丝娱乐亲近的大咖基本都选择了拒绝,最终影片的男主角,还是落在了原版的布鲁斯·威利斯身上。

最近几年,除了成本越来越高票房却上不去的《虎胆龙威》系列,布鲁斯·威利斯已经沦落到二线地位,票房号召力有待商榷。

还有女主角。

这样一部重磅炸弹,作为影片比男主戏份还要吃重的第一女主,本应该挑选一位好莱坞一线女星,至少也要拥有足够的人气,然而,虽说米拉·乔沃维奇不知道被西蒙这只大蝴蝶扇去了哪里,拥有相当自主权的吕克·贝松,这次依旧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了另外一位新人。

除了外形漂亮火辣,基本没什么特点,更别说票房号召力。

虽然说重磅炸弹本就对演员不是那么依赖,但一部可看可不看的平庸重磅炸弹,如果能有一些顶级大咖参演,结果可能完全两样。

总之,《第五元素》缺少拥有票房号召力的顶级好莱坞明星,这是其一。

其次就是剧情。

这部按照吕克·贝松说法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构思的原创科幻,虽然故事相当完整,但剧情实在有些大杂烩,缺少了一种好莱坞高概念影片一气呵成的酣畅淋漓之感。

说起来,无论是《第五元素》,还是曾经二十年后算是后传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北美与海外的票房遭遇几乎一样。

因此也就可见《第五元素》的北美票房失利并非偶然。

吕克·贝松各种夹带私货,凭借大制作大场面,往往能够在电影市场落后于北美的海外地区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已经逐渐被重磅炸弹养叼了胃口的北美,想要让人买票进场,就不是那么容易。

更延伸一些,这也成为后来不少特效重磅炸弹的普遍票房走势,北美平庸,海外大卖。

典型的就是爆炸贝的后几部《变形金刚》,《变5》的北美票房只有区区1.3亿的情况下,海外依旧能够大卖4.7亿,只能说北美之外的观众太容易满足。

无论如何,《第五元素》的票房失利,让出的市场空间使得《变脸》次周依旧得以充分发挥。

随即是6月6日,六月份的第一个完整票房周开启,丹妮莉丝娱乐暑期的第一部特效大片上映,最终同样依旧耗资1亿美元的《龙卷风》,开画银幕规模也再创新高,达到3573块。

同样提前进行了大规模首映礼,让人意外的是,《龙卷风》的综合媒体评分在《变脸》和《第五元素》之后再创新低,丹妮莉丝娱乐宣发团队的公关之下,影片的综合媒体评分也只有6.3分,勉强及格。

好莱坞《综艺》杂志的评论完全可以概括大部分媒体的心声:“一部机械而刻板的高概念电影,人物脸谱化,剧情从开端就能猜到结尾。”

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

刚刚上映的《第五元素》,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太复杂。

现在,《龙卷风》的问题是,太简单。

好在悬念并没有持续太久,6月6日之后,首日票房很快出炉,1898万美元的票房,比《变脸》还要惊艳,显然,观众非常喜欢这样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电影。

随即的完整首周,《龙卷风》开局票房进账最终为8631万美元,轻松斩获单周票房冠军。

受到《龙卷风》的冲击,上映第三周的《变脸》开始大幅回落,票房跌幅达到47%,接近腰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