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八三章 议民政(3/4)

且汉律还规定,这个责任,就算是残疾或是老弱,这样的一个项目都不能免除,“罢癃咸出”。

在人口税方面,最开始的时候,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不分男女,都必须每年上缴23前的口赋,这23钱当中,3钱归大司马,作为特殊军费支出,其余20钱则是归少府,也就是皇帝来进行使用,成年的人口税则是一直需要交纳到56岁,每人每年交纳120钱,商贾和奴婢加倍征收,这个成年的人口钱则是全部归于大司农进行管理。

这样的人口税,导致很多农户生不起小孩,甚至故意将生下来的孩子杀掉,造成了许多的人伦惨剧,这种极端的情况,才引起了汉王朝的重视,最终才改为从7岁开始征收……

为多收取人口税,也是为了鼓励生育,女子年满15岁如果还没有结婚的,就必须开始收取重税,每三年加重一算,最高是五算,也就是说在汉代,女子想要升级成为“死而无汉”的最高级别,家中首要条件,便是一定要有足够多的钱,否则光第一级别的“剩斗士”就足够让一个普通家庭崩溃了……

当然也有奖励,但凡妇女怀孕者,免其夫算赋一年。

就算是这样,征收的赋税依旧满足不了庞大的开支,因此后续还加上了所谓的“献费”,就是默认全天下的百姓,都是自甘奉献的,于是凡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都要额外“献给”皇帝 63 钱,以供其宫廷费用。

其次地方徭役也是农户最为沉重的负担。

每个在户籍的年满十七岁的男丁每年都须在户籍所在地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粮草等基础建设或是劳动。

征发徭役是以三十天为限,但只要工程质量不合格,就需要返工,这个时候就叫“勿计为徭”,即不计算在固定的役期内,所以在实际当中,徭役的时间往往都是超过一个月……

而在斐潜的治下,则是例外。

为何当下平阳的农户都觉得斐潜很不错,是一个好的官员,甚至会自动自发的来夹道欢迎斐潜的归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方性的这个徭役很多都由捕捉回来的鲜卑人代替了,减轻了在平阳附近的农户的负担,所以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因为徭役导致农户逃亡的现象。

虽然在汉律上严禁流民的出现,不管是郡守还是县令,只要是治下出现流民,便要治重罪,但是流民问题一直屡禁不绝,也是当下困扰汉代政权的大难题……

“免口、算,或可行也……”荀谌点点头说道,“……若减口赋,以此募民,便可汇集周边也……若除算缗,当利商易,以促民生也……”

一旁的令狐邵和卫留,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而新加入进来的贾诩,则是默不作声的眼观鼻,鼻观口,摆明了一副你们随意,我没有任何意见的模样……

汉代对于流民,也经常用免除口赋、更役等等进行优惠,然后吸引其重新定居,所以包括荀谌在内的众人对于这样的举措也不陌生,至于算缗,则是更多针对车、船所有者,也就是像是后世的燃油附加税,只是针对于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员进行的征税,也是可以促进商贸的举措。

对车、船征税,这个是汉武帝的创举。

后世的燃油附加税多少还算是比较文明的抢钱,有驾驶才消费,而汉武帝则是比较无耻的掠夺了,只要家中有车、船、牲畜、奴婢的,就必须征税,不管有没有使用,一律交税,不交税或者少交税的,允许民间相互举报,颁布告缗令,对告缗者赏给查出财物的一半,结果,效果自然是相当的理想……

这件事情,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影响削弱了许多汉代的中产阶级的发展,导致整个汉朝最终朝着极端的两极分化大踏步的前进。

关于这些事情,像枣祗、荀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