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伯纳德最后的忠告(2/4)

但嘉兰军团除非死光了否则对面绝不会心疼,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嘉兰爵士是难得信守承诺,遵守默契的老实人,老实人就是要被狠狠地欺负!

下午十七点整,仅仅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之前还能勉强支撑的嘉兰军团开始全线溃退,帝国的中央阵地猛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既然皇帝已经摆明了把自己当弃子,嘉兰爵士撤退的也相当果断,甚至没有通知两翼的帝国预备队,以至于后者连破口大骂的机会都没有,就要立刻从增援变成抗压主力。

与此同时,东岸的战斗已经完全落下帷幕,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之后,信号旗军团与旭日军团终于成功突破封锁,沿着帝国人精心修建的浮桥跨过长戟河,在西岸边缘站稳了脚跟。

察觉到战局变化的法比安立刻扔下已经溃退的嘉兰军团,游骑兵军团阵地内所有火炮向两翼移动,尽最大限度提供增援。

和东岸不同,这一次信号旗与旭日军团纷纷选择了稳扎稳打的策略…尽管抢渡成功,又有西岸阵地这个支撑点,却依然还是不敢冒进,仅仅将战场局限于沿岸一带,将战斗关键放在确保渡口不会被帝国夺回上面。

这很显然还是战斗思维被局限在了过去以往的结果,在确认了情况之后,身在总指挥部的安森直接给出判断:“让炮兵部队打信号弹,向东岸下达全面进攻的命令!”

五分钟后,长戟河两岸的所有军队,甚至远在上下游的罗兰大公和勒文特大公,都看到了一枚枚徐徐升空,在湍流不息的河水上空爆炸的橘红色火光。

而皇帝本人也立刻收到了一手消息:西岸阵地和强度长戟河的克洛维人已经开始发起反击,溃退的两翼军团士气不稳,急需稳定军心。

看着面无表情的皇帝,心急如焚的参谋们还担心他们“差不多该撤退了”的意思,传达的还不够明确,又着重强调“克洛维人的炮兵阵地前移,我军炮火已经无法取得决定性优势”。

但实际上他们完全想多了,约瑟夫三世并没有犹豫的意思,而是迷惑,他已经完全搞不懂对面的克洛维人到底想干嘛了。

“难…难道说他真的以为今天一天的战斗,就能决定这场长戟河之战的胜负?”

这实际上也是几乎所有人的想法——十几万,甚至双方总兵力加起来也超过二十万人的战斗,再怎么也要十几天,大半个月才能见分晓,怎么可能只用一天就能结束的?

反倒是对方此前急于速战速决的态度让皇帝产生了不少误判,以为克洛维人准备其实并不充分,甚至后方不稳,结果居然真的集结了将近十万人投入战斗…准备仓促的反而变成了帝国一方。

战斗进行到这一步,皇帝是不得不真的要考虑敌人速胜的可能性:“再去传令伯纳德伯爵,让他组织拱卫渡口的军队撤离,收缩阵线,把长戟河让给对面的克洛维人——我们在后方布阵!”

你们克洛维人不是想要控制长戟河吗?很好,那我就把长戟河让给你们,将战场转移到河东岸的开阔地;你们的大本营和指挥部,后勤都还在西岸,想要速战速决势必会延长战线,进攻的部队得不到支援,甚至和后方的部队脱节。

与此同时,我却可以有条不紊的集结军队重整旗鼓,在更适合帝国骑兵发挥的平坦地形上站稳脚跟,把战场变得更宽,而非局限于狭窄的长戟河。

非但如此,我还可以趁机联络罗兰和勒文特大公的军队,他们看到克洛维人的战线延长,两翼空虚,势必会为了争夺“拯救帝国”的功劳乘虚而入,从中央将克洛维人的大军拦腰斩断,再由忠诚的勃拉姆骑士们切断克洛维人的退路……

赢了,这场战斗已经赢了。

此前的小小挫折都不过是自己通往胜利之路的坎坷,是引诱克洛维人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