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断舍离(2/4)

晚生曾有幸一见先生风采。”

“苏兄弟说的可是簪花楼论文那次?”张钺惊道,“那一次各地才子齐聚天京,与州学诸生坐而论道,蔚为盛事,未曾想到苏兄弟竟也参加了。”

两人当即车上车下攀谈起来,文臻闭目听着,才知道这个苏训,是定州人氏,家族在当地也算望族,他少年早慧,诗名极盛,早早便由当地官府推举,却坚决不肯入仕,反而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一套,常年游学天下,行事脱略潇洒。三年前参加过京中一次论学,见过张钺,这次他在这小叶村教书,被一群无知村民绑了去送给自己这个女刺史,再无辜伤腿,得大丫相救,准备在村外找个地方养好伤再离开,结果看见了张钺,便起意来救。

张钺自然要再次谢过,苏训便问他为何来此,文臻一听不好,心想这书呆子莫要什么都说,好在张钺还算有点分寸,笑道:“我也是游学,也是游学……”

苏训静静看着他,道:“张大人就莫要说笑话了。您是朝廷命官。无故不得离京。晚生倒是听说湖州原刺史和长史都已调任,莫非,您是前来履职湖州?”

文臻目光一跳。心想这位好生犀利。

张钺也怔了怔,下意识看了文臻一眼,文臻抬头看天,哼歌。

张钺只好尴尬地笑笑,不承认也不否认,只道:“湖州刺史之位,在下如何配得?”

“张先生不配,难道那女人就配了?”

张钺怫然不悦:“苏兄弟这是什么话?她不配谁配?”

苏训诧异地看张钺一眼:“张先生文章英华,不想眼光如此之差。”

张钺硬邦邦地答:“苏兄弟才名远播,不想却也如那些酸儒般见识短浅!文大人虽是女子,却才华识见非凡,且有大功于国。在下不才,不过一界愚鲁书生,却也万万听不得对文大人诋毁之词。苏兄弟若是再说,在下便要下车了!”

“哎,你下车干嘛呀,这又不是他的车!”文大人如是说。

张钺:“……”

苏训:“……”

半晌苏训展颜一笑:“湖州百姓水深火热,我亦希望新任刺史是能吏,能拨云见日,还百姓清明天地。若是这位新任女刺史真的如张先生所说,我愿收回今日诋毁之言,并当面向刺史大人赔罪。”

他语气诚恳,张钺喜笑颜开:“你定不会失望的。”

“不不不。”文大人道,“张大人你最后一定会失望的。”

采桑冷笑一声道:“说得好像刺史大人很稀罕一个白丁给她赔罪一样,认识是哪个牌名上的人么?”

苏训微微涨红了脸,盯了采桑一眼,采桑鼻子向天,心想这位也就脸像一点殿下,气韵风采实在差太远。

转而又想所谓山珍海味吃久了也会觉得清粥小菜有味,小姐和殿下这些日子总有些别扭,对殿下的性子不大满意,如今见着这位,脸依稀四五分,性子不像殿下那么不可捉摸,更烟火气一些,也不知道会不会就投了小姐心中的那点遗憾?

这么一想便忍不住生出些忧虑来,想了想,忽然哎哟一声。

文臻:“怎么了采桑?”

“主子我不小心扭了脚了!”

“……那你上来坐吧。”

“多谢主子!”

采桑爬上车,老实不客气地往文臻和苏训中间一坐,挡住两人的视线。苏训不自在地向后让,文臻忍住笑扭头。

死丫头人小鬼大。

车子一路行出村,天色将晚的时候找了一处路边客栈歇脚。吃完晚饭后,文臻命众人各自去歇息,自己和张钺在客栈的小院子里喝茶聊天。

毕竟是马上要共事的人了,总要先搞好关系。

文臻发觉,张钺单独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些不自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