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80章 知音(2/3)

算调他们回来,重新安置。至于朱治,孙策打算付以重任,加强丹阳系的力量,维持江东系内部的平衡。

这些都是他和沮授、郭嘉等人反复商量的方案,只是等太史慈的决定而已。

太史慈选择了交州,孙策就要重新安排凉州的人选。杜畿虽有统兵经验,毕竟不是统兵大将,维持凉州稳定还可以,重开西域有些难度,如果安排鲁肃西进,必须先稳定关中。

孙策打算在合适的时候巡视关中,物色合适的人选。

所谓合适的条件之一,就是平定并州。

——

“邘城失守了。”曹操一声长叹,无力地靠在凭几上,以手支额,刚收到的军报颓然而落。门外有风吹来,将军报吹得滑过案底,落在了陈宫的面前。

陈宫伸手捡起军报,扫了一眼,眉心微蹙。自从收到天井关被孙尚香奇袭的消息,他就知道邘城坚持不了太久。无援不守是兵法常识,如果不是孙策一定要杀司马懿,或许天井关被攻破的那一刻,邘城就易手了。

“大王不必担心,天井失守是轻敌所致,邘城失守也只是天井失守引发的后果之一。即使如此,吴军也不是强攻邘城得手,只是用攻心之计而已。益州不是并州,只要我们守紧门户,慎用将领,孙策自然无隙可入。”

曹操仰着头,手指轻轻揉着太阳穴。这两天头疼病又犯了,而且疼得厉害,让他非常想念曹昂,想念卞夫人和其他几个儿女。如果曹昂在,会帮他按摩头部,缓解头痛,如果卞夫人在,也能帮他热敷,如果曹丕等人在,环绕膝前,也能让他开心一些。

可惜这些都没有,曹昂在汉中,卞夫人和儿女们都身陷吴国。虽说女儿曹英是孙翊之妻,常有书信往来,可如今孙翊移驻荆南,书信也不方便了。

妻儿都在孙策的手中,这还怎么打?一想起这件事,曹操就觉得糟心,尤其是得知卞夫人成了袁夫人的侍从,曹彰、曹植成了孙策之子的伴读,他就觉得不是滋味。

孙策表现的气度让他烦恼的同时,又心有戚戚。

大丈夫,当如是。

见曹操不说话,陈宫一时摸不清他的心思,也只好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曹操忽然说道:“公台,王子师的子侄能守住上党、太原吗?他们会不会投降?”

“有这个可能,不过可能性有多大,要看孙策的条件。”陈宫抚着胡须,眼中露出些许疑惑。“臣不明白的是,司马懿为什么宁死不降,是因为杨修吗?孝直,你可有这方面的消息?”

法正摇摇头。得知司马懿自杀,他也很疑惑。以他对司马懿的了解,司马懿似乎不像是那种舍生取义的人,即使他受到了杨修的冷落。既然选择了弃城投降,更没有自杀的理由。

“我也许能猜到一二。”曹操忽然说着。他坐了起来,拍拍扶手。

陈宫、法正看了过来。曹操入仕之初被授北部尉就是司马防举荐的,他和司马防交情不浅,对司马懿兄弟了解则有限,年龄相差比较大。

“司马建公重儒好礼,为人端正,深谙儒门慎独之理,虽宴处,威仪不坠,即使是儒生中也不多见。孙策则不然,他虽崇尚孟子之学,却不喜儒礼,自然和司马建公谈不来。司马建公随关中老臣至洛阳,不得孙策待见,势在必然,司马懿、司马孚少年气盛,或许有所不服,据城不降,欲以取质,不料天井失守,进退狼狈,降亦不得重用,苟延残喘,倒不如一死了之。”

“依大王之言,司马懿是被迫自杀?”

“有这个可能。”曹操冷笑一声,眼神一扫,又道:“就算不是,也要让王盖等人相信,他们如果投降,结果或许还不如司马懿。”

法正心领神会,连连点头。如果司马懿是被迫自杀,那王盖等人就要好好思量了。司马防与孙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