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危途 36 乌兰巴托的暗箭(1/2)
当回归队伍越过俄蒙边境那块已然歪倒的界碑时,队伍里的蒙古人并没有太多回归故乡的感触。
当年他们跨越俄蒙边界进入俄罗斯时的唏嘘感慨,如今已在一路的艰难险途中,变成处变不惊的淡然。
唯一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是,队伍里多了十几匹马。虽然,这些马还没经过调教,也没有捋络可让它们拉车,但是,牧马民族,有马,就会有一切。
越过边界之后,塔木罕山道渐渐变成草原戈壁上的细线,勾勒出一条通往乌兰巴托的平缓之途。
从边界到蒙古国中部的首都乌兰巴托有五百多公里,路虽遥远,但并不难走,气温也变得温暖柔和一些了。
只有明显增多的大地风沙,和不时出现的沙尘暴,提醒人们这并非那个曾经蓝天白云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大草原。
弯弓射黄羊,黑枪打狐狼,吃吃走走停停,孙赫一行,用了近20天时间,终于来到了肯特山脚下。此时,已是六月初夏,山脉、草原都披上了一袭绿衣。
沿着色楞格河,绕过高耸的肯特山脉,乌兰巴托这颗曾经的草原明珠城市,蓦然出现眼前。
乌兰巴托是孙赫等人一路经过的末世前最繁华的城市。与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伊尔库斯克不同,得益于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的大量投资,乌兰巴托拥有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范。
市内某些街区,也有着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成吉思汗广场旁的风帆形大楼,更成为地标性建筑。图拉河和色楞格河穿城而过,为深处内陆的荒原之城,带来宜居的色彩。
只不过,一切已成烟云。此刻的乌兰巴托,空剩钢筋水泥丛林和遍地杂草。来到近处,方见高楼大厦的破败与荒芜。
风帆大厦曾经引以为傲的幕墙玻璃,已有一半破损。所有建筑,都蒙上厚厚的沙土,仿佛经历了两百年而不是二十年的岁月风尘。
城市道路上,也是大家见多不怪的杂草丛生。只是,草原风大,树木很难成长,所以没见到野蛮生长的林木。
蒙古国地广人稀,末世前,全国300多万人口里,几乎一半人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队伍里的不少蒙古人,曾经就是乌兰巴托居民。
看着昔日繁华鼎盛的家园,现在破落不堪,方才引起人们的唏嘘伤感。
但是,曾经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有一样东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并激动不已——羊粪蛋子!
市内道路上竟然出现很多羊粪,而且是温泉村养殖专业户们很熟悉的绵羊粪球。说明这里有非野生羊群存在!
有马又有羊,这不是老天存心要成全游牧民族么?巴彦图勒兴奋地再次摩拳擦掌。
天色也不早了,孙赫安排就地扎营。连帐篷都不用支,有的是空楼空屋供人们安身。
孙赫和众人商量,计划在此多停留几日,再次进行一番有用物资的搜寻,替换,补充。最起码,要换几辆推车了。
乌兰巴托往南,到中国边境还有七百多公里,当中再没有什么大城市了,只有一些荒废的小村落,不可能有多少有用之物。
而且,再往南约三百公里,一星期左右的行程,就将进入“蝗虫纬度”。蝗虫纬度内,蝗虫肆虐,一片荒芜,不知又会面临何种境遇!
这些,都是好不容易走到今天的人们,依然需要时刻面对,需要充分准备的严酷事实。
巴彦图勒则叫上几个蒙古同伴,去寻找羊群。
没多久,当大家点起篝火开始做饭时,巴彦图勒和同伴们却大呼小叫着回来了——一个蒙古小伙子竟然肩膀上中了一箭!
人们大吃一惊。从伊尔库斯克的鞑靼黑帮,到乌兰德兰的猴群,再到乌兰巴托的暗箭……,看来,末世都市,未必比荒野安全。孙赫不禁苦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