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末世危途 40 终点,亦是开始(2/2)

天后,这群幸存的人类终于达成共识——在末世里长久生存繁衍下去,成为后世的开始!

各族不再固守本民族习俗成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为了尽快融合,人们开始混合居住,共同劳动,只有分工,没有分族。

有了伊尔库斯克的经验,人们很快也在乌兰巴托建起了玻璃阳光大棚和育秧棚。土豆,玉米,青稞,小麦……颜洪烈的作物未被完全烧毁,希望的种子再度播下。

草原日照充分,又有河流灌溉,在春夏季非常适宜作物生长。

唯一不好的是,气候变异引起的严重沙尘、频繁的沙尘暴常常覆盖露天田地。为此,人们用尽了市区几乎所有的玻璃、塑料膜,建了更多,更大的阳光大棚。

对于马群和羊群来说,这是一段天堂般的日子。有肥美的牧草,清澈的河水。人类为了尽快扩充种群,忍住口腹之欲,几年里都不杀羊杀马。要吃肉,去打猎,小肥羊们很幸福。

在协作分工之始,只有一件事一度困扰了大家——语言的统一。

不论是为了分工协作的效率,还是为了后代的教育传授,人们都觉得有必要统一下工作语言。

按照使用人数最多原则,本来应该采用蒙古语。但是,蒙古语系本身又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小社会里的蒙古人来自草原各地,讲的方言也各不相同。如此,用的人数最多的,就算是汉语了。

不带有民族、国家的狭隘认知色彩,纯粹是协作效率的需要,其他族裔的人们开始学用起了汉语。

尤其是下一代的教育,从这十名儿童开始,不再讲述国家民族的前文明故事,只教授、训练统一的语言,协作的精神和生存的技能。

…………

十年之后,乌兰巴托的这个人类社会,人数扩大到了400多名,其中10岁以下儿童占了13以上。

耕种,畜牧使得人们能够自给自足。他们还成功地发展出了羊毛制品产业,用抵御寒冷的羊毛织物、衣服,与其他人**换,避免了更多的抢夺争斗。

为这个和平富足的新乌托邦社会所吸引,也有越来越多的流浪人群加入了进来。

…………

五十年后,孙赫和姬莹作为乌兰巴托城邦最年长的长老,双双安详去世。城邦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仪式。

彼时,他们的其中一个孙辈,伊万和孙娜的儿子,伊万·孙,已是城邦的统领。

此刻,南方已是满世青夷。从蝗虫纬度开始,直到东海之滨,蕨类和禾本科植物繁茂生长,大范围的水土流失终于停止了。

高深密林还未成形,但倥偬灌木已遍布各处。气候变化渐渐稳定下来,乌兰巴托的内陆草原气候却已被刷新重改,成为湿润,炎热的亚热带湿地气候。

…………

一百年后,北方大陆崛起的贝加尔国开始往南扩张,与中部大陆的乌兰巴托国陷入战争。

贝加尔国的大将军维克多,有着非白种人的黝黑皮肤,并有着非洲黑人般的持久耐力。黑人卢西娅的血脉基因,弥散整个北方大地。

欧罗巴斯拉夫人后裔为主的贝加尔国,一部分国民,却还有蒙古人血统。他们的祖先,来自安加拉河上游一处古火山村落。

…………

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其他地区,也有人类依然繁衍生息,重启文明。

世界大陆板块依然不变,但国度版图,已然面目全非,后世代文明的进化,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岔路。

(完)

等等……还没完事儿,明天有彩蛋!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