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3章 拉拢(2/3)

凌风,情况怎么样?“刘一刀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成了!“常凌风笑了笑淡淡地道,尽管是一身征尘,但是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俊朗,尤其是眉间那一股难掩的喜悦之色。

”副连长,恐怕小鬼子正在给石本寅三那个老鬼子办丧事呢。“大勺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是这厮说得却跟真的一样,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行啊,你小子!“刘一刀重重地拍了一下常凌风的肩膀,忽然又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妥当,毕竟自己是常凌风的副手,在大庭广众之下显得很不懂规矩,一时间手竟然放在常凌风的肩膀上不动了。

”刘大哥这是还在生我的气啊!“常凌风笑眯眯地道。

”哪里那里?“刘一刀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把手缩了回来。这段时间以来,刘一刀和常凌风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他还觉得自己是常凌风的大哥,但现在他越来越觉得适应副连长这个身份了。当然,刘一刀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有了常凌风这个主心骨,他们只需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部队经过了一夜的战斗,现在十分需要休整,但是考虑到东侧有鬼子的讨伐队尾随,西有26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堵截,便决定带着独立连向北转移。没有了骑兵大队,关孟涛和他的骑兵中队此刻宛若浮萍一般,只能跟着独立连一起行动。不过经历了大北沟一战,关孟涛对这个年轻的独立连连长愈发的感兴趣了,他干脆弃马和常凌风并肩而行,一路上两个人互相介绍彼此的情况。

”常兄!”其实他的年龄比常凌风还要大上几岁,“你的指挥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鬼子简直就是像是提线木偶一样,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关孟涛由衷地道。他现在非常替大队长李文剑抱冤,如果早点遇到常凌风的话,骑兵大队的那些兄弟很可能就不会死。

常凌风摆摆手,道:”这没什么,不过是想得比鬼子多几步而已。“

关孟涛看他说的风轻云淡,实则是对自己还怀着一定的戒心。在来察哈尔之前,关孟涛可是听李文剑说过的,他们这次的任务不只是配合独立连,还有一个更加的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竭尽全力拉拢常凌风和独立连。在山西的时候,关孟涛还不大相信,一个小小的独立连,而且是由土匪组成的队伍能够有什么战斗力,但是到现在他完全该改变了这种想法。

人生犹如下棋。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几步棋,低者只能看两三步。高手顾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一地为重,以最终赢棋为目标;低手则寸土必争,结果辛辛苦苦地屡犯错误,以失败告终。

常凌风无疑就是这样的高手。

“现在内乱外侮,以致生灵涂炭、民族蒙难,常兄屡布疑阵,诛杀敌酋,令察哈尔日军恨入心髓,实在是我等军人之楷模。”关孟涛眼下虽然是一介武夫,到那时从军前也是上过私塾的人,肚里还是有些墨水的,他话锋一转,接着道:“只可惜仅凭常兄一己之力,恐怕长久难以为继啊。”

常凌风是何等的精明,一听便听出了关孟涛的弦外之意,这是在有意地拉拢他,当下道:“关中队长谬赞了,说实话,我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小鬼子还在中国,我们就得拿起武器跟他干到底。”

关孟涛一听,觉得有门儿,摇了摇头:“常兄,当和尚也得选个好一点的寺庙,这样钟才能撞得长久些。”其意不自明了,常凌风应该找一棵大树了。

常凌风心中暗笑,你可算了吧,还好一点的寺庙呢,阎老西还不是在十来年之后逃离山西,后赴台湾,然后病逝于台北,葬于七星区阳明山,埋骨他乡。对历史的走向,常凌风比谁都清楚,所以他这个和尚早就选好了庙,只不过还没有正式上门剃度呢。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道:“先不说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