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1章 还没过瘾(2/3)

分钟不到,已经有十几个鬼子中弹倒在地上。

这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竹内贞一懊悔不已。他早该想到支那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村子里早就有埋伏,是愤怒让他丧失了理智,然而现在后悔已经太迟了。身后街角黑暗中的一双眼睛已经死死地盯上了他。

常凌风转过街角之后,便一跃翻进了一处民房的院子中,然后又往回兜了一圈,堪堪来到了鬼子们的身后。常凌风对已经扎好的“口袋”很自信,鬼子想要冲过王成他们的三道火力网根本就不可能,唯一的退路就是从大街上撤出来。能不能全歼这伙鬼子,扎住口袋的口子更显的尤为重要。因此,常凌风在引鬼子进入伏击圈之后马上绕了回来,出现在了鬼子的身后。

“往后撤,往后撤。”竹内贞一气急败坏地吼道。作为军官,竹内贞一比鬼子士兵的战术素养要好得多,只见他一个急转身,猫着腰就往村口跑,只要跑过街角就逃出了支那人的伏击圈。剩余的五个鬼子也急忙跟着他往回撤,可不幸的是,还是当场有三个鬼子被子弹当场撂倒,能够往回跑的就剩下三个鬼子了。

就在竹内贞一转过街角,庆幸自己捡回一条命的时候,只觉得面前火光一闪。这时,如果能够看到竹内贞一的眼睛,会发现他的瞳孔瞬间放大,一颗7.63毫米的毛瑟手枪弹高速旋转着,在他的眼睛中逐渐变大,“噗。”子弹穿透了他坚硬的前额,进入颅腔内一阵乱搅,又将后脑掀开一大块飞了出去。

竹内贞一的身体迅速地瘫软下去,他的嘴巴张得老大,眼睛里还是惊恐和不可思议的眼神。他在临死前甚至没有看清是谁杀死的他,只能带着种种不甘去见他的天照大神了。

这时,紧跟在后面的两个鬼子也转了过来,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两颗愤怒的子弹。

收拾完这两个鬼子,常凌风对着王成大喊道:“给鬼子们几个手雷尝尝,赶紧打扫战场,不留一个活口。”

“轰、轰、轰。”三声爆炸声紧跟着响起。

“啊……”大街上又传来鬼子的几声惨叫。没想到还真有几个鬼子在刚才没有被机枪打死,不过三颗手雷过后,应该都是死透了。王成他们不放心,从房顶上下来,一个个地挨着给地上躺着的鬼子补刀。

短短不到三分钟的时间,进入伏击圈的二十多个鬼子全部死了。

“我去,这也忒快了吧,一个小队的鬼子就这么完了?”大勺看着一地的鬼子尸体,眼睛瞪得老大,“这里的小鬼子不会是假的吧,这也太不禁打了,老子还没过瘾呢!”

“不是一个小队,还有三个掷弹筒班他们没有跟着来。”话音刚落,常凌风已经走到了三个人的面前。

吃惊的还有王成,根据国民军以往的经验计算,在抗战初期,日军训练和装备都很精良,可以用1个大队迎战国民军1个师或者1个旅,要想吃掉鬼子的一个小队,必须得一个甚至两个营以上的兵力。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国民军缺乏训练。国军文化水平偏低,即使他们掌握枪械、机枪和火炮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也掌握不了班级战术。就这样,国民军一半士兵不用训练每天只是做杂务。

而日军从幼年即开始训练战术能力比较强。他们从入伍开始就是棍棒教育,绝对的服从,不光是步兵技术天天苦练,就连挖战壕都是一丝不苟的训练,不是把土铲起来往外一仍就可以了,而是要求装满土后侧转身,面向后,锹柄向上,之后转身面向前,后脚一蹬,再抛土,臂力,腰力和脚力全都用上了。抛出去的土又准又远,反复训练这个动作,直到干净利索为止,什么工事伪装,侧防,障碍物开辟,近迫作业.....全都要日夜练习。

二是装备奇差。国民军分为嫡系部队和杂牌军。日军一个正规野战步兵大队是1110人,2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