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2章 泰山大人接招吧 (第一更,求订阅)(2/3)

又下旨户部挤出一万两银子!

足足两万两!

大手笔啊!

不容易啊!

这么多年没有好消息了,皇帝当成这份上,容易吗!

今天,自然的在辽东收复这个好消息的带动下,又有不少大臣递了折子,当然也都是好消息,当然也有不少为祖大寿请功的,现在人家可是复辽第一功臣,咱大明朝第一猛将,领兵两万就把十万建奴打的丢盔弃甲,弃城而逃,丢的还是伪盛京,也就是咱大明的沈阳,这样的名将到那找去。

其实,昨天崇祯就已经下旨封祖大寿为伯爵了,复辽之功换个伯爵的位置,那是必须的,不过至于什么伯,内阁还要商量一下。

“昨日臣于内阁诸员商议后,以为为彰显祖大寿复辽之功,可封其为辽东伯。”

在首辅张四知手持笏板上奏时,崇祯自然当即表示同意。

“准奏。”

当然,因为祖大寿的功劳太大,所以除了他本人之外,他的祖宗三代获得了追封。至于妻妾和儿子那也是当然要顾上。至于给兵部请功的折子里一众“祖家将”的功劳,那也是必须要记的,该升的升,该提的提。搁咱大明那家将门没个十个八个总兵将军的,那好意思出门见人吗?

对此,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况且,人家祖家看看的孝敬也没少部个衙门啊。

心情极为舒畅的崇祯又问道。

“众卿家可还有事?”

要是没事,你们就退吧,朕也松快一些,说起来朕可是好久没近女色了。

他这边话声一落,立即有人站出来说道。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出来的是兵部给事中方士亮,手持笏板的他,一出来就大声说道。

“陛下,世人皆言,今日之弊政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后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如今辽东既然已经收复,那自然就再无加征辽饷的道理,臣请废止辽饷,以安天下百姓。”

方士亮的话声刚落,皇极门前一片哗然,原因再简单不过啊,朝廷的银钱都紧张到什么地步了,裁辽饷!那可是好几百万两银子,一但裁了,别说是辽东那边的兵马了,就时朝廷那也得喝西北风去!

可偏偏方士亮的说又是大义凛然——辽饷是为平辽东加征的,现在辽东既然已经平定了,那理所当然不应该再加征辽饷了。他的建议立即和过去一样得到一众言官的附和,对于这些言官来说,他们可不在乎什么朝廷,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名声,这传出去多好——你看我多么爱护百姓,第一个主张裁辽饷的就是我,天下百姓可都是从中受益啊。

啊?皇帝没同意?那是昏君,有昏君才能显出咱是忠臣啊!

一时间,方士亮的建议,就像捅了马蜂窝似的,有赞同的,有反对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闹得崇祯一阵心烦意乱,原本大好的心情瞬间变得恶劣起来。

你们一个个的就不能少吵两句嘛。

在这一瞬间,崇祯的心里不由的冒出一个念头,咱要是个昏君多好,你们这么吵吵的,直接把你们的脑袋全给“喀喀”了,这下世界可就算是清静了!

有时候有一瞬间崇祯真的有些嫉妒那些昏君了,那些昏君想杀人就杀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国家还没有什么事情。

怎么偏偏到了自己这儿,明明自己是个明君呀!可事情却这么多,就是这些大臣,一个个的也没有一个是省心的。

“陛下,臣有本奏!”

瞧着皇帝晚上的喜色消失了,张四知便出来启奏道。

“准。”

还是赶紧的岔开这个话题吧,再吵下去,朕又头痛了,朕容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