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32章 他来了,闯王来了(求订阅,求支持)(3/4)

ms;“土木之变,英宗陷敌。也先兵势原盛,挟英宗兵临城下,认为京城唾手可得。那时国家何等危急,可是朝中有于谦在,领京营残兵迎敌,击退也光,使我大明转危为安。如今朕非亡国之君,可是十七年来,满朝文武泄泄沓沓,徒尚门户之争,无一人是忠心谋国之臣,倘若朝中有半个于谦,何至会有今日!”

说完,再也无法控制内心情绪的他随即放声痛哭起来。是的,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无能,而是因为这朝廷之中没有忠臣。

是那些人害得自己丢了祖宗的江山。

王承恩跟着跪下说道:

“这是气数,也是国运,请皇爷不必伤心。”

崇祯一边哽咽着,一边恨恨的说道。

“虽说是国运,可是倘非诸臣误朕,国运何竟至此!只说从天启至今二十年中,国家何尝没有人才,没有边才。皆因朝廷上多是妨功害能之臣,蒙蔽主上,阻挠大计,陷害忠良,使人才不但往往不得其用,而且不得其死。从天启朝的熊廷弼、孙承宗算起,到本朝的杨嗣昌等人,都是未展抱负就群起而攻之,使朝廷自毁长城,而有今日之祸。朕非亡国之君,而遇亡国之事,死不瞑目!”

说罢,崇祯又一阵泪如泉涌,掩面呜咽起来。

知道亡国惨祸已经临头的王承恩,心知的城陷也就在这一二日内,也忍不住伏地悲哭,却不知拿什么话安慰皇上,更不知道眼下应该如何处置,他是一个老实人,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屏息立在窗外的太监,听见主奴二人一个坐在龙椅上,一个跪在地上,相对呜咽,他们或是偷偷揩泪,或是轻轻走开,到别处哭出声来。

过了一阵,崇祯命王承恩起来,问道:

“有没有办法给吴三桂送去手诏,催他火速率骑兵来救京师?”

王承恩犹豫片刻,躬身答道:

“兵部已没有办法送出皇爷手诏,请容奴婢此刻再去同厂臣密商,给出厚赏,无论如何,都得派遣一个忠心敢死之人,冲出城去,前往永平和山海关方面,将皇上手诏送到吴三桂军中。”

崇祯明知他的手诏那怕是能够送出,也已经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可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他也决不肯放弃。他望着王承恩,滚出眼泪,哽咽说道:

“你赶快去吧!”

在王承恩离开后,悲从心中来的崇祯,便又一次放声痛哭道。

“朕非亡国之君,而遇亡国之事,死不瞑目!死不瞑目啊……诸臣误我,诸臣误我……”

立于一旁的皇后,听着皇上的哭声,便出言劝说道。

“陛下,事已致此,又何必如此啊,要怪,要怪就怕陛下待臣下太过宽容了……”

尽管皇后只是随口一说,可听的崇祯的耳中,却让他立即赞同道。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若是朕如高皇帝、如成祖一般,那怕就是像德藩的朱慈颖一般,动辄杀人,动辄独断专行,又何至于如此,祖宗江山……”

突然,崇祯的话声戛然而止,他就像明白什么似的,激动道。

“这朝廷上都是些什么样的大臣?一个个都是妨功害能之人,只知蒙蔽主上,阻挠大计,陷害忠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