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37章 捕鲸人(第一更,求订阅)(2/3)

船上,在水手领着他进舱时,扑面而来的凉气,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冷不?”

水手哈哈笑道。

“冷……兄弟,这船上咋嫩冷?”

“装的冰,这船上都是装的都是库叶岛的冰,没有这些冻,鲸肉也好,海肉也罢,都运不到京城……”

鲸肉、海鱼,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冰块的储存技术推广,成了最普通的肉食,进入了千家万户餐桌,甚至在南京,鲸肉的价格也不比猪肉贵。

和所有的捕鲸船一样,“暴富号”的船舱是双层的,除了有厚尺半尺的软木隔热保温之外,双层舱板之间还有木屑保温,木屑是极好绝缘体。冰块在这样的舱室之中,即便是最炎热的夏天,也能保存长达四五个月之久。

这也意味着,捕鲸船或者远洋捕鱼的冷藏船舱,可以维持四五个月的低温。这也让鲸肉、新鲜海鱼的远程运输成为了可能,尤其是前者,一条鲸鱼可以提供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优质肉食。鲸鱼皮可以制作成皮包,皮衣,或者是其他皮具,那怕就是鲸鱼的骨头也可以提炼鲸油。

即便是鲸鱼的内脏,诸如鲸鱼肝、鲸鱼心、鲸鱼肾,按中医的说法都是上好的“滋补美味”,甚至就是鲸鱼的胃、肠,也深受码头苦力欢迎的“鲸杂”。梁敏在码头上可是没少号这样的“鲸杂”,几文钱就能买上一大堆。

而这些“鲸杂”都是由这样的捕鲸船运来的。

“你看好了,吊索下来的时候,直接用铁钩子钩住肉,然后喊一声,就吊起来了……”

在水手的招呼中,置身于“肉山”里的梁敏不停的忙活了起来,一块块重达千斤的鲸肉被钩起来,吊到半空中,然后装在冷藏马车上运到最近的冷库里,它们会在冷库内直接分割,然后冻实经过火车、货船运往各地。最后甚至可能会出现在西安百姓的餐桌上的时候。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乾圣十五年的大明百姓过的日子,远远好过中国历朝历代的任何一个时期,源源不断的南洋米,从根本上解决了百姓的饥食之忧,甚至就连同大海,也变成了大明的牧场,为大明提供着数以百万吨的各类肉食,为大明的百姓提供着充足的蛋白质。

那怕就是往日里给大明带来无数灾难的北方草原,尽管仍然在蒙古人的控制之下,但也成了牧场,向大明供应着羊毛以及牛羊肉。

置身于冰块中的梁敏干活很麻利,一筐百斤的鲸杂,他直接抱起来就扛到了吊网上,尽管舱里很冷,可不一会,他身上就全都是汗水。

终于,忙活了好一会,将一船鲸肉都搬上岸后,瞧着汗如雨下的梁敏,水手李三笑道。

“兄弟,你干活可真麻利,这还有两筐碎鲸杂,你们下去时带着。”

这是给苦力们额外的报酬,碎鲸杂里有切割的鲸肺、鲸胃、鲸肉,都是一些碎块,这样的东西在船上,没有人稀罕,商人也不要,不过苦力们拿走后,可以卖给小商贩,两筐一两百斤鲸杂至少能卖几百文钱。

“谢谢李四哥。”

笑着道谢时,梁敏又习惯性的问道。

“对了,李四哥,咱们船上用人不?”

瞧着梁敏那双充满期待的眼,李四笑道。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