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章 官场百态(求订阅)(2/3)

点头。

这一届的科举,注定会出现诸多问题,如果他们在阅卷上出问题,被人抓到把柄,那朝廷就真的被动了。

贡院内再次恢复平静,静悄悄的,外面却不安宁。

那个被扔出去的考生,愤恨不平,冲着贡院大门怒吼:“祖制不存,奸佞横行,呜呼,我大宋悲矣……”

门外等候的家长们吃惊的看着他,纷纷躲的远远的。

但凡有些经验的都知道,被扔出贡院,就等于被革除功名,再难入考,这样的人,不能靠近!

但这令一些家属更加焦躁,不安,双眼紧紧盯着贡院大门,恨不能冲进去。

另一些下人,更是握着手里的沙漏,一点点的计算时间。

贡院内外都在焦虑,各有期待。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终于等到考试结束,结束的锣鼓声在每条考舍路上响起。

考生们表情万千,迤逦的出来。

贡院门口的人,迅速迎上去,开始关心他们考的怎么样。

有的从容淡定,自然令家长们高兴,多加鼓励;有的面无表情,令家属揪心,却也不敢多说;有的垂头丧气,迎来家长们的严厉指责,翻旧账的破口大骂;有的则破罐子破摔,直接扬长而去。

早有文名,备受重视与期待的毕渐,在一众家人的簇拥下,十分坦然,面带微笑的离去。

赵谂则更显潇洒,没有什么家人在候他,他也没有回去,而是大笑着径直去酒楼喝酒了。

贡院门口,真的是人间百态,一幕幕齐齐上演。

在其中一个考舍内,赵佶抱着一大碗饭菜,呼喝的吃着,又自顾的嘀咕道:“谁出的考卷,都是些什么乱七才可能差了些,但其他方面不错,等殿试之后,我打算将他们招进太学。”

李清臣看了他一眼,道:“你未必能如愿,他们的志向可能不在那些上面。”

‘读书为做官’,这是科举以来,读书人的最终夙愿。沈括要想将他们弄进太学,不走仕途,估计没几个人能答应。

沈括轻叹口气,无奈的道:“试试吧。”

士农工商,除了‘士’,其他的又有谁愿意去深入的研究?

足足大半天,考试结束的锣声再次接二连三敲响,吏部的文吏开始收卷,考生们陆续离开考舍。

这是最后一场,有的人大松一口气,有的人喜上眉梢,但更多是愁眉苦脸。

不管是以前,还是即将紧缩的录取人数,大部分人科举总归是失意的。

贡院门外,再次上演人间百态,寻死觅活,疯疯癫癫的飞速上演。

李清臣,沈括等没空管这些,收拾好考卷,清理考舍,带着考卷,在众多禁卫护送下,前往翰林院。

这时,一个考舍里,赵佶疯狂的拍打着考舍的门,怒声道:“官家只说关我到会试结束,凭什么还关着我?你们这是抗旨,我要砍你们的头!”

门外的禁卫充耳不闻,他们没有得到命令,是不能放这位十一殿下离开的。

赵佶气急,怀里揣着那块砚台,从上到下的企图‘越狱’,最终却都被抓了回去。

李清臣,沈括等人忘了赵佶,这会儿来到翰林院,进行紧张的阅卷。

苏颂,章惇,蔡卞,韩宗道四位相公随后陆续到来,这是赵煦亲政以来的第一次科举,他们也想从中觅选良才,不止关乎现在,日后同样重要!

大户人家尚且懂得伸展羽翼,何况是这些当朝大佬?

一份份考卷在翰林院穿来穿去,不时有人击节赞叹,将一份份考卷送入苏颂,章惇等人房间。

也有人对着几份考卷破口大骂,直接扔到一边。

这些阅卷的翰林院士在平时没有多大权力,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