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 视察南台山(2/2)

党怀英想这办法倒是不错,就是成本高了不少,不过创意不错,应当鼓励,前世宋杰当山寨老板的时候便鼓励员工提创意,而且还会给与奖励。

同样,即便党怀英提出的办法可能会加大成本,为了鼓励他们,宋杰同意了这个建议,并提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

他们这是在做实验,本就需要发散思维,有点子就去试,一旦某人的想法被鼓励,便更容易有积极性去思考,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相反老是反对和提反对意见可能挫伤积极性。

这点多投入的成本如果真对治理河道有帮助,根本就不算什么。

“对了,此事也不能过于着急,多试验些办法,黄河的最大问题是泥沙,若是泥沙淤积问题能够解决,那治水的问题就解决大半了。”宋杰接着说道。

“王上,黄河泥沙在上游,多在金、夏领地之中,若是要治黄河,便得固住上游泥沙才行,便是我华国拿下金夏二国恐怕也不容易办到。”党怀义微微叹气道。

宋杰楞了楞问道:“为何?”

“王上,黄河发端于吐蕃境内,沿途流经半个神州,有之流十数条,沿河居住人口是我华夏最密集之地,便是中游的数州,更是有大量狄夷居住,他们便是靠着黄河生存,便是华夏问鼎神州,也需安置无数狄夷才有可能固沙,且此时恐非一日之功,便是王上有此雄心,恐怕也需数代人才能完成,不过到时候变数太多。”党怀英躬身道。

宋杰听他所言,倒是觉得此人见识不凡,几句话便把问题的症结说清楚了。

黄河的中游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人为,自古这里便是华夏先民的居住地,到了汉唐的大一统王朝之时,黄河流域更是其统治的核心,到了宋代才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事。

经过数千年的耕作,黄河流域,特别是黄土高原,在宋代时便已经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了,耕地的肥力不足,因此宋代定都也未选在附近,而是把都城定在靠近下游的汴梁。

中游的土地不适合耕作,便出现汉人往东,往南迁移的过程,如此黄河中游地区便出现了真空,游牧民族就乘虚而入。

荒芜的土地不适合耕种,不过只要能长草便能放牧,加上游牧民族只是逐水草而居,根本就没有保持水土的概念,便加大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程度。

留在此处的汉人与游牧民族还会出现争夺地盘的情况,而这个争夺又是围绕着水源展开的,经过数百年后,汉人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融合,与中原渐行渐远,出现了多个地方政权,撕裂了华夏大一统的局面。

这也是有宋一朝都面临北方侵略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华夏成也黄河败也黄河不无道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